學者:自覺裡外不是人 蘇錦樑談港視哽咽
社會要求政府具體交代香港電視「死因」之聲毫無退減,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昨只一再重複政府立場,強調重視程序公義及循序漸進,但期間數度哽咽語塞,並稱受香港電視員工的積極感動。不過,有學者認為,蘇冀以哽咽「攞到感情分」,卻不交代具體「死因」,只會令人覺得是「貓哭老鼠」。 |
蘇錦樑被問及增發牌照事件上,是否有「讓步空間」時強調,最重要是根據公平、公正的基準和這些機制辦事,他接著說:「其實呢幾日我都睇到香港電視網絡嘅員工非常積極……」期間哽咽語塞,只微微低頭掩著鼻子,然後續說:「任何人都唔想見到一個決定,係影響別人嘅工作」,並承認受到香港電視員工的積極感動。不過,談及香港電視「死因」,蘇錦樑即重複政府立場,強調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一直非常重視程序公義,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用循序漸進方式處理3個申請時,有向3家申請者清晰講述評核標準,而相對來說,原則上獲發牌的香港電視娛樂及奇妙電視的整體競爭力較優勝。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晚上回應指,政府於98年公布開放電視市場時,提出「牌照的數目沒有限制」,但任何免費電視牌照申請仍需要按法例和既定程序處理,並非每宗接獲的免費電視牌照申請均一律必須獲批。
民怨大 官員冀置身事外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稱,社會強烈要求政府解釋香港電視不獲發牌原因,但蘇錦樑在不提供具體解釋下,上演哽咽一幕「以為可以攞到感情分」,但只會給人「貓哭老鼠」和純屬「表演」的感覺。蔡又指,事件引致民怨沸騰,蘇錦樑的表現及近期部分行會成員和公務員背景人士的言論,都反映他們希望置身事外,「唔想民怨燒到自己身上」,這令梁振英與管治班子及團隊的芥蒂愈來愈大。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則指,上屆政府傾向發出3個免費電視牌照,而蘇錦樑作為上屆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有份參與推薦,但現屆政府「忽然改變」,相信他覺得「對唔住香港電視,對香港電視有『抱欠』」,同時,他成為被追問不發牌原因的主要人物,只能不斷重複政府立場,「壓力好大,有好多委屈,好似裡外不是人」,所以忍不住哽咽。
記者提問蘇指為「叫囂」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昨出席「香港-東盟經貿合作論壇」後會見傳媒,開腔即指東盟對香港的投資環境、營商環境及商界合作有很高的期望,也有很多合作空間,由於會議仍在進行中,所以「因為有外國賓客在場,我希望他(記者)能減少叫囂」。被在場記者反問「甚麼時候提問變成了叫囂?如何定義記者提問為叫囂?」
蘇錦樑只說,香港政府官員對於較尖銳的問題絕對不會迴避回答,但是這場合是一個經濟論壇,也有十個其他外國部長出席,希望能讓他們賓至如歸,及提供一個良好環境讓大家進行論壇。其後,記者追問他是否認同早前印尼當局形容記者「叫囂」是不符合禮儀,蘇無再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