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某資深教友對我說,耶穌應為先,所以如有聖人的主保瞻禮在主日,仍然應當紀念耶穌為主。😆😁😄😍😍🤩😘☺️😚
不過,世事無絕對,今年7月9日是主日,適逢也遇上中華諸聖節,沙田聖華小學加開一台中華諸聖節的彌撒。有意參與相關彌撒的教友,可依照以下海報資料出席。🥸🥳🤠🥳🥸🥳🥳🥳

香港公教真理學會 本周快訊
(2023年7月6日)
*中華諸聖及真福(慶日)*
今個主日(7月9日)是中華諸聖及真福慶日,是教會慶祝中國120位殉道聖人的紀念。聖奧古斯定趙榮及119位殉道者於1648年至1930年期間,在中國因堅信耶穌而被殺害。這些殉道者包括87名中國本土人士和33名外國傳教士。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於2000年10月1日冊封120位殉道者為聖人。
聖奧古斯定趙榮是第一位成為殉道者的中國本土神父。他生於1746年,曾是差役,是其中一位護送若翰‧加俾額爾‧陶林‧杜弗瑞斯主教前往北京時殉道。在主教的見證下,引領奧古斯定在30歲時接受洗禮。五年後,他被任命為神父,並於1815年殉道。有些中華諸聖真福不是殉道者,由於他們對中國傳教作出貢獻,因此教會也同樣紀念他們。當中有些是在香港已生活一段頗長時間,屬於方濟會的雷永明神父,他擅長翻譯聖經,還有曾經在西貢居住超過一年多,屬於聖言會的福若瑟神父,兩位同被封為真福。
「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幾時人為了我而辱罵迫害你們,捏造一切壞話毀謗你們,你們是有福的。」(瑪5:10-11)耶穌基督以真福八端,教導我們隨時準備為祂所講的真理而犧牲,相信基督的人面臨的是外間的危險,整日被置於死地,是「待宰的群羊」(羅8:36)。中華殉道諸聖展示了傳揚基督福音的決心,就讓我們每天都仰望他們,警戒自身不要安於逸樂。讓我們一起效法他們對天主的那份忠貞、堅毅不屈的愛情。同時,願我們也跟在中華大地的信友們一起彼此互禱:「你揀選了中華殉道諸聖及真福,步武基督,為義而受迫害。今日他們被尊為信友的模範,為彰顯你的救恩,並使我們藉著他們的代禱,追隨他們的足跡,不畏艱苦,以堅定的信、望、愛三德,宏揚福音聖道。為此,尊威的天主,我們隨同天使和聖人,以及全體中華殉道諸聖和真福,一起歌頌你、朝拜你。」(《中華諸聖及真福(慶日)頌謝詞》)
若教友們有興趣了解在中華大地傳教的困難,尤其在二十世紀以後面對的苦難及近年教會在這裏的發展與掙扎,本學會誠意推薦閱讀《同一天空下》,以加深對中國傳教的認識。
書名:*《同一天空下》*
*(《主愛中華文摘》)*
分類:其他
著者:楊祖媛
出版:香港公教真理學會
出版日期:1994年
簡介:
著者把中國改革開放後香港教友前往中國大陸探訪的經驗,以及與眾多神職人員提供的資料匯集輯錄成書,並名為《主愛中華文摘》,以促進海外教會與國內教胞的交往,亦希望拋磚引玉,引發大家對國內外教胞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和體會。
本書的文章大部分取自《主愛中華》橋樑篇(九一至九三年)內有關廣東、廣西兩省的教會團體,及香港教友以個人或團體與這兩省的教會或社會團體交流的情形。本書從香港教會於十九世紀開拓中國的傳教使命為開始,簡單回顧當年廣東寶安、惠州和海豐三個傳教區的歷史,及輯錄江志堅神父、雷志遠神父與黃勇牧神父在早年廣東傳教的點滴回憶。其後輯錄有廣東、廣西兩省每個教區於改革開放前的沿革與經歷的苦難,及改革開放後教會前往這些教區傳教的經歷,既有曾經植根並得以壯大的澳門、海豐及潮汕教區,也有遠至廣東北部連南縣瑤族及廣西的四個教區。最後本書輯錄1986年胡振中主教粵東之行的記述、晚年熱心於中國傳教的卓若望先生事蹟及廣東、廣西兩省的天主教資料,作為全書的附錄。
節錄:
「一九五二年六月,三位被軼禁在海豐縣城旅館內的意籍神父:雷志遠、江志堅和班嘉理獲釋返港;同年十月,白英奇主教也准許離開海豐回到香港。」
「聽說,現在汕頭教區恢復得很快,在海外潮汕籍教友的支援下,重建了不少新堂,教友比我離開時增多了一倍。最使人高興的就是他們仍保持著一貫的虔誠熱心,敬主愛人的精神。」(汕頭教區林志遠神父口述)
「螢聚社組員每次前往連南山區服務,多利用自己工餘有限的假期,他們除了負責個人的旅費外,還得帶備睡袋和乾糧,以便在山區和瑤民一起生活。」
購買連結:
https://www.catholiccentre.org.hk/product-page/%E5%90%8C%E4%B8%80%E5%A4%A9%E7%A9%BA%E4%B8%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