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暑,英文名稱: Lesser Heat六月節。《說文》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恰逢季夏時節,蓋始於公曆七月六八日間。黃經一百零五度。


七月七日小暑天。“鬥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淤極點,故名也”。太陽黃經為105度。天氣已經很熱,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時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後,到處綠樹濃陰,很多地區的平均氣溫已接近30度,時有熱浪襲人之感,暴雨也時常在小暑節氣光顧我國的大部分。由于這段時間的雨量集中,所以防洪防澇顯得尤為重要。有農諺:“大署小暑,灌死老鼠”之說。更有“小暑南風,大署旱”“小暑打雷,大署破圩”的經驗總結。小暑若是吹南風,則大署時必定無雨,就是小暑最忌吹南風,否則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衝決圩堤。古籍相關:隋唐五代卷/卷二十一/時序部六/夏上/《禮》曰:「小暑之日,溫風至,後五日蟋蟀居壁,後五日鷹乃學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黃曆:「斗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至極點,故名。」
註~斗即北斗七星的斗柄,當斗柄指向辛方位,也就是太陽黃經105度時,即為小暑。群芳譜:「暑氣至此尚未極也」二十四節令歌:「小暑不算熱 大暑三伏天」。


http://static.howstuffworks.com/gif/hippo-sunscreen-1.jpg

 


  這個時節的台灣已經是典型的夏季型氣候,尤其是沒風的日子,讓人感到又悶又熱。不過,在下午下過一場「西北雨」(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午後雷陣雨」)後,燥熱的天氣會舒緩一點,而這樣的大雨通常都不會超過兩個鐘頭。


  在這個時節的大熱天裡,讓人感到最開心的莫過於能來一些消暑的冰品,如:愛玉冰、仙草冰、粉圓冰、紅豆冰、綠豆冰等。近來商家為了吸引顧客,利用當季新鮮水果特製出各式水果冰品,受到消費者相當程度的喜愛,可說是炎炎夏日時興的消暑盛品。在享用消暑美食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注意衛生安全的問題,也別吃過多喔!



 


☆ 節氣小農夫
  有句農諺「小暑小禾黃」,它的意思是說:這個時節是第二期稻作秧苗期、第一期稻作黃熟的時候。此外,這個時候也是絲瓜、苦瓜、黃瓜、冬瓜的盛產期,所以也是菜農們忙著採收這些作物的時節。


☆ 節氣小漁夫
  這個節氣裡,台灣周圍的海域是屬於溫水海域,也是溫水魚群的群聚時期;在基隆北方外海有小卷、紅魽等漁獲,淡水海域則可捕獲黑鯛。


☆ 節氣小園丁
  所謂「小暑吃芒果」,代表著這個時節是芒果的成熟、盛產期。芒果是少數富含蛋白質的水果,不但含有胡蘿蔔素、粗纖維以及維生素AB1B2C,也有菸鹼酸、葉酸、鈣、磷、鐵、鉀等,是夏天常見的水果,做成美味的冰品也普受歡迎喔!如果你喜歡甜美多汁的芒果,趁著現在適逢盛產期,好好大快朵頤一番吧!


☆ 節氣生活
  在這個時節,台南縣白河鎮的蓮田盛產蓮蓬和蓮子。素有「蓮花之家」的白河鎮每年都會舉辦「蓮花節」文藝季,為了方便民眾參觀,主辦單位精心設計一連串與蓮花相關的活動,有機會不妨來一趟白河蓮花之旅,可讓你更了解蓮花之美喔!


☆ 節氣俗諺
1.
「小暑驚東風,大暑驚紅霞」這句俗諺的意思是:小暑時節如果吹東風,大暑時節如果在傍晚時紅霞滿天,這都是颱風來臨的前兆,民眾們一定要做好防颱準備。


2.「小暑過,一日熱三分」這句俗諺的意思是:小暑這一天過後,天氣就會一天比一天還炎熱喔!


時當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護和鍛煉時,我們應按五臟主時,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靈樞百病始生》曰:“喜怒不節則傷臟”,這是因為人體的情志活動與內臟有密切關係,有其一定規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傷及不同的臟腑,産生不同的病理變化。中醫養生主張一個“平”字,即在任何情況之下不可有過激之處,如喜過則傷心,心傷則心跳神蕩,精神渙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則精神失常等。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動都是五臟功能的集中表現,而這一切又以心為主宰,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説,然,心神受損又必涉及其他臟腑。在情志方面,喜為心之志,這 “喜”是在不過的情況下,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故夏季養生重點突出“心靜”二字就是這個道理。


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多發季節,在飲食調養上要改變飲食不節,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飲食應以適量為宜。過饑,則攝食不足,化源缺乏,而致氣血不足,引起形體倦怠消瘦,正氣虛弱,抵抗力降低,繼發其他病症;過飽,會超過脾胃的消化、吸收和運化功能,導致飲食阻滯,出現脘腹脹滿噯腐泛酸,厭食,吐瀉等食傷脾胃之病。《素問痹論篇》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此即飲食要有節制之理。


夏季飲食不潔是引起多種胃腸道疾病的元兇,如痢疾、寄生蟲等疾病,若進食腐敗變質的有毒食物,還可導致食物中毒,引起腹痛、吐瀉,重者出現昏迷或死亡。


飲食偏嗜是造成營養不良的原因之一,只有飲食調節適當,才能保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飲食偏嗜有過寒過熱之偏,五味之偏。多食生冷寒涼,可損傷脾胃陽氣,因寒濕內生發生腹痛泄瀉,偏食辛溫燥熱,可使胃腸積熱,出現口渴,腹滿脹痛,便秘最終釀為痔瘡;五味之偏是説人的精神氣血都由五味滋生,五味對應五臟,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鹹入腎。若長期嗜好某種食物,就會使臟腑機能偏盛偏衰,久而久之可損傷內臟而發生疾病。如偏食鹹味,會使血脈凝滯,面色無華;多食苦味,會使皮膚幹燥而毫毛脫落;多食辛味,會使筋脈拘急而爪甲枯槁;多食酸味,會使皮肉堅厚皺縮,口唇幹薄而掀起;多食甘味的食物,則骨骼疼痛頭發易脫落。重要的是由于嗜好偏過,不但會導致營養不良,而且還能傷及脾胃以及其他臟腑,而致腳氣病、夜盲症和癭瘤等疾病。所以我建議大家在食療養生中,飲食五味(酸、苦、甘、辛、鹹)要適宜,平時飲食不偏食,病時飲食講禁忌。如《千金要方養性序》所説:“不欲極饑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可過多。飽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澼”,人在大饑大渴時,最容易過飲過食,急食暴飲。所以在饑渴難耐之時,亦應緩緩進食,另外在沒有食欲的情況下,也不能勉強進食,過分強食,梁代醫家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指出:“不渴強飲則胃脹,不饑強食則脾勞”。


上述論點都説明了飲食有節,飲食清潔,飲食豐富的重要意義。


小暑節氣的食譜


炒綠豆芽:


[配料] 新鮮綠豆芽500克 ,花椒少許幾粒,植物油、白醋、食鹽、味精適量。


[做法] 豆芽洗凈水淋幹,油鍋燒熱,花椒入鍋,烹出香味,將豆芽下鍋爆炒幾下,倒入白醋繼續翻炒數分鐘,起鍋時放入食鹽、味精,裝盤即可。


[功效] 清熱解毒,療瘡瘍。


素炒豆皮:


[配料] 豆皮二張,植物油、食鹽、蔥、味精各適量。


[做法] 豆皮切絲,蔥洗凈切絲。油鍋燒至6成熱,蔥絲下鍋,烹出香味,將豆皮絲入鍋翻炒,隨後加食鹽,炒數分鐘後,加味精,淋上香油攪勻起鍋。


[功效] 補虛,止汗。適合多汗、自汗、盜汗者食用。


素燴面筋:選自《隨息居飲食譜》


[配料] 水面筋500克 ,蔥、姜、食鹽、淀粉、植物油、味精個適量。


[做法] 水面筋切薄片,蔥、姜洗凈切絲備用。油鍋燒熱,將水面筋入鍋,煸炒至焦黃,加蔥、姜煸炒數分鐘,兌水一碗,加食鹽,待面筋熟透後,放入味精,再用淀粉勾芡,湯汁明透即可。


[功效] 解熱、除煩、止渴。


蠶豆燉牛肉:


[配料] 鮮蠶豆或水發蠶豆120克 ,瘦牛肉250克 ,食鹽少許,味精、香油適量。


[做法] 牛肉切小塊,先在水鍋內汆一下,撈出淋水,將沙鍋內放入適量的水,待水溫時,牛肉入鍋,燉至六成熟,將蠶豆入鍋,開鍋後改文火,放鹽煨燉至肉、豆熟透,加味精、香油,出鍋即可。


[功效] 健脾利濕,補虛強體。


西瓜番茄汁:


[配料] 西瓜半個,番茄3個大小適中。


[做法] 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衝燙,剝皮去籽。二者同時絞汁,兩液合並,隨量飲用。


[功效] 清熱、生津、止渴。對于夏季感冒,口渴、煩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熱者尤為適宜。


http://www.mdnkids.com/24seasons/summer2.htm



相關網誌: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開端


如未能及時回覆,請見諒和稍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