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活期第四主日(乙年)讀經釋義
(主題:透過基督,人獲救恩)
讀經一:宗4:8-12
答唱詠:詠118:1, 8-9, 21-23, 26, 28-29
讀經二:若一3:1-2
福 音:若10:11-18
A 讀經一:宗4:8-12
1. 宗3一開始便記載伯多祿在「第九時辰」進入了猶太教最重要的建築物 - 聖殿,向百姓講論主的復活,這主題是撒杜塞人不能接受的,伯多祿更譴責猶太人害死了「聖而且義的」耶穌,而宗教領袖們也察覺到這些話矛頭指向他們,宗4:3說他們便派了「司祭、聖殿警官和撒杜塞人」去逮補了伯多祿和若望。令這些領袖憂心如焚的是支持宗徒們的人數急增(信從了的男人數目「大約有五千」:宗4:4)。的確,世上的當權者最害怕的是,人民群起而支持他們的反對者。讀經一裡,政治領袖們怕的是人民,而不是宗教。
2. 殖民地政府面對社會潛伏的動蕩,以及急於向終主的羅馬帝國交代,宗4:5-6說全體公議會立即召開了緊急會議商議,同時向被拘捕的眾宗徒進行調查,質問他們憑誰的力治好瘸子,伯多祿便直斥其非,說他們害死了的耶穌卻復活了,宗徒們就是憑復活主的名來治癒那瘸子,4:9的「痊癒」和4:12的「救援」在希臘語均是「sothenai:救援」。4:12說「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這名字就是「耶穌」,意即「雅威施救」,即「sothenai」,初期教會更以這名來驅魔。4:12b說:「使我們賴以得救的」指向象徵罪惡的瘸子,他的痊癒象徵「得救」,這恩寵乃源於「納匝肋人耶穌基督的名字」(3:6, 4:9)的聖死和復活(格前15:3-5),加上對祂將再來的期待,成了我們的福音。
3. 究竟張口結舌的伯多祿憑誰突然間變得伶牙俐齒呢?4:8一開始便表明他「充滿聖神」,耶穌曾在路12:11-12說過:「當人押送你們到會堂,到長官及有權柄的人面前時,你們不要思慮怎樣申辯,或說什麼話,因為在那個時刻,聖神必要教給你們應說的話。」這許諾現在應驗在伯多祿身上了。由此可見,只要活出福音的精神、如果為了正義、和平和愛而受到迫害,必有天主聖神的助佑。
B 答唱詠:詠118:1, 8-9, 21-23, 26, 28-29
1. 這篇聖詠在復活主日和復活期第二主日已用過,焦點均在於22節:「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伯多祿在讀經一時已引述過(宗4:11)。有些學者認為古時以色列每年在登基節,當君王登上他的王座時,在場的人便詠唱詠118,基督徒說這君王就是基督,祂成了「屋角的基石。」
2. 領經的第一段裡,詠118:8-9說:「8投奔到上主的懷抱,遠遠勝過信賴同夥。9投奔到上主的懷抱,遠遠勝過信賴官僚。」初期教會裡,宗徒們面對教會內外的壓力和迫害,雖處水深火熱中,對威武仍不屈,憑甚麼呢?詠118:8-9的話正好是宗徒們的生活格言,他們的確如此活出信仰來,所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毫無畏懼地高呼宣言:「除他以外,無論憑誰,決無救援,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使我們賴以得救的。」(宗4:12)清楚表明基督乃「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宗4:11)
C 讀經二:若一3:1-2
1. 若一3談真的基督徒應如何地生活,若一1:9已說了要「明認我們的罪過。」3:1-2的話很重要,因為涉及一項信條,即3:1所說:「我們是天主的子女」,本來,耶穌才是天主子,而我們可憑甚麼也能「得稱為天主的子女」呢?首先當然是天主的主動,宗4:10說「是憑納匝肋人耶穌基督的名字即是你們所釘死。」然後是我們投入祂內,方法只有一個 -「作為寄生蟲」,寄主就是耶穌,寄生蟲吃的是寄主體內的東西,吸的是寄主的血,而天主教教友所吃的正是基督的體血。古往今來,唯一復活了的人就是耶穌基督,即宗4:10所說:「天主從死者中所復活的」,只要我們咬着寄主不放,我們也能分享祂的身體,也將能分享祂的復活。
2. 記得我們藉着聖洗聖事已與基督同死同葬了,可以稱天主為「阿爸,父啊!」(迦4:6)重生後,我們從共融的聖事中吸取永生的食糧,可惜基督教的朋友不肯相信聖體,但耶穌在若6:51的確曾說:「我是從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糧;誰若吃了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如果不吃祂會怎樣?若6:53說:「耶穌向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們內,便沒有命。」由此可見,教友在彌撒時不領聖體,後果多麼嚴重。
3. 若一3:1b說:「世界所以不認識我們」,「世界」即黑暗勢力(罪和死),受了洗的人能戰勝罪和死。保祿也在格前2:8說:「今世有權勢的人中沒有一個認識她,因為如果他們認識了,決不至於將光榮的主釘在十字架上。」那些宗教領袖們除了釘死耶穌外,現在又去對付祂的宗徒,可見讀經二與讀經一相關。
4. 若一3:2b說:「一顯明了,我們必要相似他,因為我們要看見他實在怎樣。」「相似他」意謂逐漸成為祂的一部份,是祂的肢體,也能「看見他實在怎樣」,聖阿納尼雅解釋得好:「天主降生成人,好能使人肖似天主。」多麼大的恩寵啊!祂讓人分享祂的天主性。所以,彌撒中奉獻詠時,神父會將一滴水滴進聖爵,然後唸:「酒水的攙合,象徵天主取了我們的人性,願也分享基督的天主性。」
D 福 音:若10:11-18
1. 本主日的福音可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是若10:11-13,第二部份是若10:14-18,兩者均以「我是善牧」來開始,「善」乃由於:「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11b和15b節),就是宗4:10所說「是憑納匝肋人耶穌基督的名字即是你們所釘死。」這態度與傭工不同,傭工一見狼便逃去,「狼」指假導師(諾斯替教派),善牧要保衛他的羊。在宗4:10裡,伯多祿說耶穌「捨掉自己的性命」了,瘸子乃藉着祂的名而獲得治癒。
2. 第二部份(10:14-18)談教會的內在生活,善牧與羊彼此認識,但善牧的服務對象不只是猶太人,10:16說:「我還有別的羊,不屬於這一棧,我也該把他們引來,他們要聽我的聲音,這樣,將只有一個羊群,一個牧人」,「別的羊」指外邦人和我們。這主題吻合了宗4:12:「除他以外,無論憑誰,決無救援,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使我們賴以得救的。」「天下人間」指所有民族。
牧者按名字呼喚自己的羊,羊也得要認出牧者的聲音,這是
Jesus is the way but like sheep we usually stray and like thieves we find other ways. Let us ask for the courage and humility to get back on track when we are lost. The good shepherd calls us by name. Pray for the grace to listen to his voice in our daily life.

Jesus said:“Amen, amen, I say to you,whoever does not enter a sheepfold through the gatebut climbs over elsewhere is a thief and a robber.But whoever enters through the gate is the shepherd of the sheep.The gatekeeper opens it for him, and the sheep hear his voice,as the shepherd calls his own sheep by name and leads them out.When he has driven out all his own,he walks ahead of them, and the sheep follow him,because they recognize his voice.But they will not follow a stranger;they will run away from him,because they do not recognize the voice of strangers.”Although Jesus used this figure of speech,the Pharisees did not realize what he was trying to tell them.
So Jesus said again, “Amen, amen, I say to you,I am the gate for the sheep.All who came before me are thieves and robbers,but the sheep did not listen to them.I am the gate.Whoever enters through me will be saved,and will come in and go out and find pasture.A thief comes only to steal and slaughter and destroy;I came so that they might have life and have it more abundantly.”
Jn 10:1-10
耶穌說:「我是善牧: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傭工因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一看見狼來,便棄羊逃跑,狼就抓住羊,把羊趕散了,因為他是傭工,對羊 漠不關心。我是善牧,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我並且為羊捨掉我的性命。我還有別的羊,還不屬於這一棧,我也該把他 們引來,他們要聽我的聲音,這樣,將只有一個羊群,一個牧人。父愛我,因為我捨掉我的性命,為再取回它來:誰也不能奪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願捨掉它; 我有權捨掉它,我也有權再取回它來:這是由我父所接受的命令。」
若望福音10: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