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各位,容神父將於8月上旬至12月初放大假,暫別我們了,我們要記得時常喜樂,和好好傳福音喲!
本blog引用自:常17主日:天國好像是藏在地裏的寶貝
容神父的講道:
頌唱:
王保誠神父的資料:
【瑪竇福音13:44-46分享】
「天國好像是藏在地裏的寶貝」,尋得到並不容易。假使我
【他賣掉所有的一切,買了它】
那時,耶穌對群眾說:「天國好像是藏在地裏的寶貝;人找到了,就把它藏起來;高興地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那塊地。天國又好像一個尋找完美珍珠的商人;他一找到一顆寶貴的珍珠,就去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它。」
瑪竇福音13:44-46
【Reflection on Mt 13:44-46】
We are accustomed to think that God is the treasure hidden in the field. Likewise, we consider God to be the finest and most beautiful pearl worthy of having. We work our way in order to reach God and be with Him. Yet the reverse can also be true.
其他網上資料:
寶貝和珍珠的比喻(44-46)
一位雇工在田地中工作時,偶然發現了一個寶貝,他立刻把寶貝藏在地裏,並且迅速變賣了一切而去買下藏有寶貝的那塊地。這個比喻並不關心一般法律的或倫理的問題,只表達這個雇工在無比的喜樂中,按照本能所做出的反應。
另外有一位商人,不斷地努力找尋完美的珍珠,因為漂亮的珍珠具有極高的價值。他真的找到了一顆價值連城的珍珠,遂立刻變賣了一切所有,買下這顆完美的珍珠。
比喻強調的重點
這兩個比喻所要強調的重點是什麼?是寶貝的價值和發現寶貝的喜樂?還是強 調努力的過程?答案應該是前者!雇工是在完全意想不到的情形下發現寶貝的;雖然只有寶貝的比喻提到發現寶貝的雇工充滿喜樂,但這個喜樂一定也是找到珍珠的 商人而有的心情。因此,不論是偶然發現寶貝的雇工,或刻意尋找珍珠的商人,都立刻變賣了自己原有的一切,買下他們所發現的寶物。
天國的價值超越一切
瑪竇把這兩個比喻連接在一起:第一個比喻說出一個令人喜不自勝的境遇,亦 即「發現」天國,但同時也表達出,願意為了天國而放棄一切的根本態度。第二個比喻講述,一位商人千辛萬苦的尋找舉世無雙的珍珠,找到之後,便立即把握這個 千載難逢的機會,變賣了自己的一切,買下這顆珍珠。這兩個比喻和「芥菜子和酵母的比喻」(瑪十三31-33)一樣,也是一個雙重的比喻。埋藏在地裏的寶貝和完美的珍珠,所代表的都是超越一切價值的「天國」,值得人們為了它而放棄一切。
【綜合反省之一】
透過這兩個比喻,瑪竇協助他的信仰團體,認出天國至高無上的價值,並鼓勵他們全力奪取天國。另一方面,可能這兩個比喻也使人想起耶穌召叫門徒的故事:聖召完全是天主白白的恩賜,但是,祂要求蒙召者立即做出回應,並且是完全的、毫不保留的獻身(參閱:瑪四18-22,八18-22,十九27-29)。
撒網的比喻(47-50)
許多人認為這個比喻和「莠子的比喻」(瑪十三24-29)十分相似。就比喻的應用來說,的確是如此。但這種運用比喻的方式是出自福音作者,而並非耶穌自己。瑪竇在福音中常常提出審判的恐嚇;然而在耶穌的宣講中,比喻的重點應該是「網羅」。
耶穌宣講天國時,希望網羅一切的天主子民,但祂也經驗到,來接近祂的人中同時有好人也有壞人。藉著這個比喻,耶穌警告前來跟隨祂的人:只有真正接受祂的話並且付諸實行的人,才能進入天主的國(瑪七13-21)。就如耶穌的跟隨者中,同時有好人與壞人,在初期教會之中,也一樣同時 存在著名實相符以及名實不符的基督徒。瑪竇則採用了他處理莠子的比喻的方式,也應用撒網的比喻來警告信仰團體,要求他們認真過基督徒生活,因此他語帶恐嚇 的說:惡人應當立即悔改,否則他們必將難逃審判的烈火,「在那裡只有哀號和切齒」。
比喻的結尾(51-52)
耶穌講完比喻後問門徒:「這一切你們都明白了嗎?」,在敘述的層面上這是回應36節的經文,作為耶穌私下向門徒解釋比喻的結語。但在實用層面上,則是瑪竇教導教會團體該如何正確地了解比喻,並在生活上結出果實(十三23)。這段經文顯示出,雖然對當時的聽眾而言,耶穌的比喻原本不需要解釋;但是對初期教會以及日後在歷史中發展的信仰團體而言,如何「正確地」運用和解釋比喻是十分重要的,這也是日後一切基督徒「經師」們的重要工作。
在教會內擁有宣講職務的人,必須盡可能地認識有關天國的教導,並且能把所 認識的教導實踐於生活中。他們就好像是「一個家主,從他的寶庫裏,提出新的和舊的東西」。這個順序相當引人注意:基督的福音必須不斷地被「重新」宣講,使 之能對各時代具體的生活實況產生新的生命力;但是,耶穌所帶來的「舊的」救恩訊息,則永遠長存。
【綜合反省之二】
耶穌基督是唯一真正的導師,祂的教導以及在祂的宣講中所開始的天國,必須繼續宣講傳揚下去。福音作者們書寫福音,一方面傳遞耶穌宣講的天國,另一方面,也同時在信仰光照下詮釋並運用耶穌的教導,協助信仰團體按照福音生活,促使天國早日實現。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