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康熙的神學


楊鍾祿牧師


康熙的父皇順治皇帝,奉德國宣教士湯若望如爺爺,尊稱之為"瑪法"(滿洲語,意即父老或爺爺)。據史載,于1656年到1657年間,順治皇帝親到 湯若望館舍作長晤談,共計二十四次之多。平均一月之內皇帝親訪宣教士兩次!當時的少年皇帝正處渴求知識的年齡,而來自西方的博學宣教士幾乎無所不知;於是 乎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湯若望便如一位疼孫的爺爺,又似一位愛惜學生的良師,對那位東方大國的少年大帝,予以諄諄的善導。除了西方新學,天文科知以外,湯 若望不厭其煩的向順治講述耶穌受難,使徒事蹟等聖經之道。順治雖也都愛聽,但始終卻未能成為信徒。然而,對宣教士的敬重至死不變。


當順治去世後,康熙繼位,時僅八歲。及至稍長,康熙秉承先皇對西教士的敬重,亦十分尊崇湯若望所引介入京的比利時宣教士南懷仁,奉之如父如祖。康熙 無論在國學、文才、聰慧上,皆勝乃父;他從西教士所領教之聖道深淺,便可由其詩著中可見一斑。除了著名的「康熙十架頌」外,以下一詩亦甚可觀,可由此約略 窺視康熙對基督教神學的領會。


南懷仁謝世後,在京的西教士有張誠(Gerbillon)及白晉(Bouvet)二人)供職。一次康熙患疾,太醫束手;張誠獻上西藥,一服而癒。皇帝遂賜地建教堂,並親題「萬有真原」匾額;又題一聯:


無始無終,先作形聲真主宰。
宜仁宜義,聿照拯濟大權衡。


又作一詩,掛在中堂:


森森萬象眼輪中,須職由來是化工。
體一何終而何始?位三非寂亦非空。
地堂久為初人閉,天路新憑聖子通。
除卻異端無忌憚,真儒若個不欽崇?


首二句說明萬象原由於神的造化大功、可說是康熙對創造論的認識。接下來又指出真神原為萬有之始終,而本身又是無始無終,巧妙的以一個問題道出來。論到三位一體的神學,康熙的那句「體一何終而何始?位三非寂亦非空。」可說是創下中國詩論神學的絕句!第三段論始祖遺留下來的原罪以及聖子後來所開創的救恩 新活路,也以極簡煉的二句話,對仗工整,形像活潑的描述出來,可說是十分難能可貴!末了二句只為顯示皇帝也對聖教表欽崇之意,反沒什麼特別之處。


功成十架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1半夜路,徒方三背兩番雞
2
五千鞭韃寸膚裂,六尺懸垂二盜齊。
慘慟八埃驚九品
3七言4一畢萬靈啼。(註)


康熙也許是最了解基督教的一個中國皇帝。從他所作的一首"十架頌"七言詩,便可見一斑。若不是對聖經新約的四本福音書十分熟悉,是絕對寫不出這麼一首奇巧而又準確的敘事史詩的。


另一方面,這首"十架頌"也顯出康熙的傑出文才。在短短五十六字之內,竟包含了由一至十、百、千、萬數目;又有寸、尺、丈量度!但最難得的還是康熙對耶穌基督在最後的晚餐過後直到上十字架的受苦歷程描述的歷歷如在眼前;並且,除了對史實有準確的記實描述以外,字裡行間竟盈溢著殷殷慕孺之情。康熙身為 一代上國之君,願意如此虛心接受西方宣教士所傳之道理至此地步,確屬非常難能可貴之至!


向康熙傳道的西教士也許不止一位,但其中最主要的應是來自比利時的南懷仁。據史家所記,康熙對南懷仁非常尊重。不僅因南懷仁博學多才,帶給當代中國不少先進新知與實用科技諸如天文算曆與製炮等,另一方面更因南懷仁的高尚品德與其慈悲的心懷,令比他年輕不少的一代明君康熙甚為心折。因此之故,康熙由接 納南懷仁,而自然的也接納了他所傳的福音。


從以上這首"十字架頌"的內容看來,康熙應是曾詳細考查過耶穌生平的。最可能的就是南懷仁曾給康熙上過查經班。並且是甚為詳細的為他講解;而康熙本已是天縱奇才,而又極認真學習,結果才能整理出思路紋理極清楚而又能抒發出本身情懷的"十架頌"來。


註解:


「四衙」指耶穌被捕後歷經四輪審訊


「三背」指彼得在雞叫二次以前三次不認主


「九品」九為陽數之最大數,皇帝多用以附會為自己的位稱,如「九五之尊」;在此乃康熙指著自己說的。


「七言」指耶穌在十架上所說的七句話,即「十架七言」


1 耶穌在一夜之間受四輪審訊:1.大祭司該亞法(太2657-682.巡撫彼拉多(太 272 3.希律王(路236-12 4.再交給彼拉多(23:11


2 指彼得在雞叫以前三次否認主


3 九為單數的最大數,因此中國古代帝王多用九附會自己的位稱,如「九五之尊」。在此「九品」乃代表康熙自己。


4 指耶穌在十字架上發出的七句話,即「十架七言」


 http://blog.yahoo.com/_VW7LX3KKOUPL4V2UXUBNFECRME/articles/12741/index?bb=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