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代漢語》課程試巻


 


學號   HK026002     姓名   米俐  


 


 完成日期   2006.2.19   


 等級/分數  A/ 94


 


一.  指出下列加Δ號詞語的詞性﹐並解釋它在句中的詞義或說明它在句中的用法30%


 


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曰︰“妾聞


                                               Δ                       Δ            Δ                                                                      Δ     Δ                              Δ     Δ                                            Δ


 


志士不飲‘貪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拾遺求利以汙其行乎?”羊子大慚﹐乃


                                             Δ     Δ                                                                             Δ                         Δ           Δ                                                   Δ


 


捐金於 野﹐而 遠尋師學。


 


     Δ                   Δ      Δ


(1) 者︰指示代詞。者字詞組和前面的名詞(或名詞詞組)之間加上一個之字,不僅補充說明前面的人或事物,還表明是前面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


(2) 何︰是指事物的疑問詞,作賓語﹑定語時,和現代漢語中的什麼相若; 作狀語時,表示為什麼﹑怎麼的意思。


(3) 之︰表示指示,何氏之女就是什麼人家的女兒。


(4) 遺金︰名詞,丟失的金餅


(5)     以︰介詞,引進行為所處﹑時間﹑原因﹑憑藉目的﹑涉及的對象。


(6) 與︰介詞,和以字的用法同。


(7) 妾︰名詞,古時婦人的謙稱。


(8) 廉者︰者,指示代詞。全句:廉潔方正的人不接受


(9) 求︰動詞,謀


(10) 其︰表示指示,汙行即是玷污自己的品德


(11)        乎︰詞尾,在古代漢語裡,它常依附著形容詞或副詞後面,作為詞尾之用。


(12)        乃︰


(13)        於︰介詞,引進對象(包括行為的對象﹑比較的對象及服務的對象等)或主語交與行動的人物。


(14)        而︰連詞,在時間上有先後相承關係的兩個動詞組〝捐金於野遠尋師學


(15)        遠︰形容詞,遙遠之意。


 


. 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並說明加 Δ號詞語的用法︰15%



  1. 項伯殺人﹐臣活之。


                                                     Δ


翻譯︰項伯殺害人,微臣則留住他們的性命。


說明︰〝活〞在此用作動詞。形容詞本來用作表示事物的狀態或性質,但當它們在句中用如動詞,並且是使動詞用法時,它就不是修飾後面的詞語,而是拿後面的詞語作賓語。


 



  1.  沛公軍霸上。


                           Δ


翻譯︰劉邦的軍隊駐紮在灞上。


說明︰〝軍〞本來是名詞,但在這裡不僅用如動詞解作駐紮,而且跟動詞的使用法類似,也具有致使的意思。


 



  1.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Δ


翻譯︰黔這個地方沒有驢子,有個多事的人用船載了一隻驢子進入。


說明︰本來作〝以船載入〞。這是為了強調介詞以的賓語,可把賓語無條件地提到以字前面。


    



  1. 襟三江而帶五湖。


           Δ


翻譯︰三江為襟,五湖為帶。


說明︰“襟”“帶”活用為動詞。本來是名詞,但在這裡不僅用如動詞解,而且跟動詞的使用法類似,這種用法突出了滕王閣的宏大氣勢,生動形象。


 



  1.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


       Δ           Δ


翻譯︰從潭水向西邊張望,左右曲折如北斗七星,蜿蜒如遊蛇走動。


說明︰鬥是北斗七星,它和蛇本來均是名詞,在這裡被用作狀語,以普通名詞所表示的人或物的行動特徵,來描繪它們的狀態。


 


.古漢語的詞序有其特點﹐有時﹐賓語可以置於動詞謂語的前面﹐請舉例說明賓語前置有些什


     麼條件。20%


F          否定句動詞的賓語如果是代詞,這個代詞賓語一般都要放在動詞前面。例:子曰:不患人次不己知。


F          以否定性無定代詞作主語的否定句。在這種否定句裡,動詞的賓語如果是代詞,一般也要放在動詞前面。例一:子曰:莫我知也夫!例二:狂者傷人,莫之怨也,嬰兒詈老,莫之疾也。


F          表示疑問句的句子的疑問代詞,一般也要放在動詞前面。例: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有之哉?


F          疑問代詞充當賓語,一般也要放在動詞前面。例:君誰與守?


F          有時為了強調賓語,可把它提到動詞(如是)或介詞(如之)前面。例一:唯你是問﹑唯才是用及先君之好是繼。例二:叔仲昭伯曰:我楚國之為,豈為一人行也?


F          為了強調介詞以的賓語,可把賓語無條件地提到以字前面。例:一言以蔽之﹑一以當十。


. 把下列一段文言譯成現代漢語︰10%


      陶公性檢厲﹐勤於事﹐作荊州時﹐敕船官悉錄木屑﹐不限多少﹐鹹不解此意。後正會﹐值積雪始晴﹐廳事前除雪後猶濕﹐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無所妨。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後桓宣武伐蜀裝船﹐悉以作釘。


 


譯文:陶侃秉性自斂而喜勸人,做事勤勞。任職荊州刺史時,命令造船的官吏把鋸屑全部收藏起來,不限多少,人們都不瞭解他的用意。過了元旦朝會之後,正當停雪並開始放晴之際,大廳的門階前面雖清除了積雪,但仍然濕滑,便使用木碎覆蓋著它,可是仍無法解決。都教工匠收藏竹頭,堆積如山,後來桓溫伐蜀,製船,全用竹頭做釘子使用。


 


五.把下列一段文言加上標點符號﹐然後譯成現代漢語︰25%


      信陵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趙王自郊迎唐且謂信陵君曰臣聞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曰何謂也對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 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此大德也今趙王自郊迎卒然見趙王臣願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無 忌謹受教


     加上標點符號後的原文信陵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趙王自郊迎。唐且謂信陵君曰:「臣聞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謂也?」對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此大德也。今趙王自郊迎,卒然[1][1]見趙王,臣願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無忌謹受教。」


譯文:信陵君殺死晉鄙之後,就營救邯鄲,攻打秦軍,以保存趙國,趙王親自在郊外相迎。唐且對信陵君說:〝我聽聞說事情有不能預知,也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能忘記的,也有不可以不能忘記的。信陵君說:〝為什麼這樣說?〞唐且回答說:〝別人憎恨我呢,我便不能不知道;我憎恨別人,則不能得知的。別人對我有恩惠的,不可以忘記;我對人有恩惠,就不能不忘記了。現今君主你殺死晉鄙而救邯鄲,又攻破秦人得以保存趙國,這便是很大的恩澤。現在趙王親自在郊外相迎,你初次突然地覲見趙王,我希望君主你能忘記它吧。信陵君說:〝我願意接受你的教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