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云:寧生敗家仔,莫生蠢鈍兒。不是自己不可一世,而是跟一些“問題”朋友交往,不是徒有愛心接納就行,當中有不少技術上的問題需要掌握。沒有受過訓練的大多數,跟他們相處真的很吃力。
記得唸中三時的我,當時學校設有特別班,這些班別收納的,是學習出現問題、與別人相處困難的學生。其中同學丙是我小學時的同學,她在小學時測驗常常不懂而交白卷。當時只以為她讀不熟所學習的東西而已,並不覺得她有問題。
當我升上中學,見她被派到特別班,就知道是什麼一回事了。
他們在巴士高談闊論,說的不是生活或校園,而是很多涉及性的話題,簡直旁若無人。結果被他校不值他們所為的學生出言譴責。穿同一套校服、智力正常的我,幾乎想躲進巴士的座椅底。
後來在偶然的機會下,我認識了特別班的部分同學,和我相屬兩個比較沒有那麼“豪放”,但皆有她們的問題。甲比較健談,多主動與我分享;而乙較沉默呆滯。
然而,時間久了,問題慢慢浮現。一次在小賣部排隊買東西,其實一定買到,根本無須求別人,而且那條隊不算長,不久便會輪到我們。豈料甲突然很失控的“又噅又西”(極度央求),希望前面的人讓她先買。
說句得罪話,當時她的態度真的像乞丐,央求得完全把自己的尊嚴丟在地上。正當我心想,這樣小的事情,需要求成這個樣子嗎?後面那個風紀姊姊登時喝道:不可以搭別人買東西,要排隊。
我仍然視她為好同學,借給她卡式錄音帶,(那時還沒有流行電子格式的音樂)。豈料相信這個人在不適當的時候拿出這些帶子,因為這些帶子被老師收在校務處。我十分無奈。
當我向老師表示,我才是這些物件的真正“主人”時,她也嘆著氣。過了一些時間,她無條件把這個些物件發還給我。
最後一件事情,就是我們友誼的轉捩點。就是一次相約甲在紅磡戲院會合,然後逛逛街。等了十餘廿分鐘,仍沒有見到甲的踪影(當時沒有傳呼機與手提電話),所以無從得知她沒有出現的因由。
令人失望的是,事後問甲缺席的原委。她的答案很驚人:不懂去。其實如果她有問題,大可以在相約時提出,或者在途中請教別人。經此事,我再也沒有和甲往還,而下一個學期,學校再沒有經辦特別班。
其實,愛心固然可以令世界變得美妙,但蠻有愛心而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是不能有效地跟他們相處。
自閉症、過度活躍症和弱智非常棘手,以前談及過,曾在前綫服務,同事看見一個疑似過度活躍症兒童活崩亂跳,如果弄玻玻璃或其他物品就不好了,其母還故意留在現場,企圖“爭取”別人寬待自己的兒子,想討回另一種尊嚴和接納;一個嚴重弱智的肥胖女士,因為母親把愛心一面倒傾斜在她身上,而忽略她另一個健康女兒和心靈需要,從而令女兒在傳媒前表示因為媽媽偏心,而希望將來可以認識一個比自己大很多的男性,以彌補缺乏的愛。
人最重要有希望。試問窮一輩子的付出,一些“蠢鈍兒”一輩子根本不會進步。有時損失的不是僅僅時間和卡式錄音帶(雖然老師後來知情後發還),但嚴重的可能是帶來一連串的社會問題。
華人的智慧“寧生敗家子,莫生蠢鈍兒”。當然被不肖兒女敗了一整個身家是慘事,但生育一個蠢鈍兒為社會帶來和損失,一定比人們損失的身家多很多吧?天主教背景的母校,後來逐步停辦特別班,除了政府是否資助,我想成效絕對是學校是否決定停辦的重要因素。😰😨😧😱😭😵💫😵💫
- Sep 19 Tue 2023 01:58
華人的智慧“寧生敗家子,莫生蠢鈍兒”。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