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北魏有個孝莊帝,名叫元子攸,這個朝代政事非常紛雜,圍繞皇權充滿了血腥爭殺,父子之間、母子之間、叔侄之間,每個人似乎都心狠手辣。
卻說這個元子攸,殺了很多人,最終發生政變,他被囚禁了起來。元子攸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寫下一首悲愴詩:權去生道促,憂來死路長。懷恨出國門,含悲入鬼鄉。隧門一時閉,幽庭豈復光。思鳥吟青松,哀風吹白楊。昔來聞死苦,何言自身當。
這詩寫得好啊,那是悲苦清淒,讓人好生可憐。元子攸想以自殺了斷,但沒有成功。看守嚴加監管,最終被賜上吊自殺。
元子攸在生命最後時刻,已經渺小如蟻,再多的榮華富貴對於他來說,遠不如能安安靜靜地活著。但身入宮廷之中,他必須要去殺人,然後等著哪一天時運不濟被人殺。
與元子攸差不多命運的就是明代的崇禎皇帝朱由檢,朱由檢沒能挽救大明江山之傾覆,是個窩囊皇上,但在臨死前,朱由檢有了點「血性」。李自成攻入京城,朱由檢登上現在的北京景山,看連天烽火,哀聲長嘆,他叫來了自己的大老婆和三個兒子,讓太監護送出宮到遠房親戚那避藏,留一條生路。隨後,朱由檢開始殺戮了,他哭著對大老婆周皇后說:「你是國母,理應殉國。」大老婆一聽,領命解帶自縊了。朱由檢又對袁貴妃說:「你也隨皇后去吧!」袁貴妃哭著拜別,也自縊而死。接著他又召來才十五歲的愛女長平公主,流著淚說:「你為什麼要降生到帝王家來啊!」說完左袖遮臉,右手拔出刀來砍中了她的左臂,接著又砍傷她的右肩。然後,朱由檢又在宮中不停砍殺。最後,朱由檢咬破手指寫了一道給李自成的血書,大意是:自己所以有今天,都是被臣下所誤,現在死了也無臉到地下見列祖列宗,只有取下皇冠,披髮遮面,任你們分割屍身,只是不要去傷害百姓。朱由檢登上煤山,自縊於壽皇亭。
朱由檢在生命最後一刻如此決絕,當初若能將這股「血性」用來治理朝綱,也許明代這座帝國還能多撐上幾年。
皇帝也是人,是人就得有死亡。這個人生「大限」會讓人猛然掙脫自我,變得冷靜下來。縱觀歷朝歷代皇上,即使生前糊塗透頂,到了臨死前,也會清醒異常, 成為明 君。
北宋的宋英宗自幼多病,當了皇帝後,仍然大病纏身。即位第四年,宋英宗就不行了,按照其症狀,現在有人考證出宋英宗得的是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他已經沒有了清醒的意識。但大臣們急壞了,如果皇上一崩駕,皇位無人繼承,豈不是會帶來「血雨腥風」?大臣到病榻前請命,這昏沉沉的宋英宗就「清醒」過來了,英宗寫下「立大王為皇太子」。大臣要求英宗寫明確,英宗又在後面寫下「穎王頊」三字。大臣起草制書,又讓英宗審批,英宗寫字已力不從心,嘴裡也發不出音,但英宗還是竭盡全力寫下了嗣君的名字,繼而,英宗眼裡湧出淚水,其狀甚慘。
死亡讓人清醒,之所以會清醒,在於他全部捨棄了自己的種種慾望,一旦沒有了功利障霧,世態時局全然清晰地呈現在他的面前。如此這般,即使再昏庸的皇上,在死亡面前也會變成一位 明 君。
各位網友,我明天回大陸,星期日約傍晚回來,如有留言,遲些回覆,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