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www.evland.com/bbs/images/smilies/47.gif)
好一朵茉莉花
是飄雪迷失了季節
任時光琢磨成鈴
搖醉一個季節的氣息
茉莉——
你如鈴的潔白
輕敲心靈的窗戶
柔軟了目光深長了呼吸
那些擱瘦的故事豐滿了
擠進你馨香的節拍和旋律
曾經那些故事裡
牡丹的雍容搖不動雙槳
芍藥的嬌豔熏不香氣息
唯你——
雪一樣潔白心徑
月一樣清涼呼吸
星一樣拂亮神韻
如鈴般的蓓蕾啊
搖醒情絲纏滿的記憶
又見你飄雪如鈴
潔白夢境羽翼瘋長
分不清是我心中甦醒的故事
還是踏著馨香節拍和旋律的你
茉莉花是一種特立獨行的花。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lychee832/1731429267-4212057688-g.jpg&width=626&height=409)
圖片:荔枝
茉莉傳説
茉莉花早在漢代就從亞洲西南傳入中國,迄今已有1600餘年的歷史。它的經濟價值很高,主要用於窨(xun,同"熏)制花茶。但窨茶投入正式生產也只有100多年的歷史。
傳說一,在明末清初,蘇州虎丘住著一趙姓農民,家中夫婦倆和3個兒子,生活貧苦。趙老漢外出謀生,落腳在廣東鄉里,每隔兩三年回來看看。妻子和兒子在家種地。孩子漸漸大了,便把地分為三段,各人一塊,都以種茶樹為主。有一年趙老漢回家,帶回一捆花樹苗,只說這是南方人喜歡的香花,叫什麼名兒,也弄不清。趙老漢不管兒子喜歡不喜歡,便栽在大兒子的茶田的田邊上。隔了一年,樹上開出了一朵朵小白花,雖香,並沒有引起村民的多大興趣。一天,趙家人兒子驚奇地發現,茶枝帶有小白花的香氣。隨即檢查了全茶田,都帶著香氣。他使不聲不響采了一筐茶葉,到蘇州城裏去試賣,意想不到,這含香的茶葉真走俏,一會兒全部賣光。這一年大兒子賣香茶葉發了大財,消息終於傳開丁。兩個弟弟得知後,找哥哥算賬,認為哥哥的香茶葉,是父親種的香花所致,哥哥賣茶葉的錢應三人均分。兄弟間一直吵鬧不休,兩個弟弟要強行把香花毀掉。
鄉里有位老隱士,名叫戴逵,深為大家所崇敬。趙氏三兄弟都到戴家,請他評理。戴逵說:“你們三人是親兄弟,應該親密無間,今後你們還要結婚生孩子,為人父母,不能只為眼前一點點利益,鬧得四分五裂。哥哥發現的香茶,多賣了錢,這是大好事,全家都應高興。財神菩薩進了你家門,你們反而打起來,哪有這等蠢事?你們知道財神在哪里,就是這些香花。你們要繁殖發展這些香花,各人茶田裏都栽上香花,兄弟都賣香茶,大家就都發財了。你們的香花有了名,壞人想來偷,怎麼辦?兄弟輪班看護,這就要團結一致,如果你們都自私自利,不把大夥利益放在前面,事情哪兒成呢?為了要你們能記住我的話,我為你家的香花取個花名,就叫末利花,意思就是為人處事,都把個人私利放在末尾。”兄弟三人聽了戴老夫子的話,很受感動。回家以後,和睦相處,團結生產,大家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起來。
後來蘇州茉莉花成為地方著名產品。又過了多少年,蘇州茉莉花茶名聞遐邇。末利花寫成茉莉花,是文人為了字形美而改變的,不過,末利的含義群眾心裏仍然保留著。
傳說二,在很早以前北京茶商陳古秋所創制,陳古秋為什麼想出把茉莉花加到茶葉中去呢,其中還有個小故事。
有一年冬天,陳古秋邀來一位品茶大師,研究北方人喜歡喝什麼茶,正在品茶評論之時,陳古秋忽然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給他一包茶葉未品嘗過,便尋出那包茶,請大師品嘗。沖泡時,碗蓋一打開,先是異香撲鼻,接著在冉冉升起的熱氣中,看見有一位美貌姑娘,兩手捧著一束茉莉花,一會功夫又變成了一團熱氣。陳古秋不解就問大師,大師笑著說:“陳老弟,你做下好事啦,這乃茶中絕品‘報恩仙’,過去只聽說過,今日才親眼所見,這茶是誰送你的”。陳古秋就講述了三年前去南方購茶住客店遇見一位孤苦伶仃少女的經歷,那少女訴說家中停放著父親屍身,無錢殯葬,陳古秋深為同情,便取了一些銀子給她,並請鄰居幫助她搬到親戚家去。
三年過去,今春又去南方時,客店老闆轉交給他這一小包茶葉,說是三年前那位少女交送的。當時未沖泡,誰料是珍品,大師說"這茶是珍品,是絕品,制這種茶要耗盡人的精力,這姑娘可能你再也見不到了。"陳古秋說當時問過客店老闆,老闆說那姑娘已死去一年多了。兩人感歎一會,大師忽然說:“為什麼她獨獨捧著茉莉花呢?”兩人又重複沖泡了一遍,那手捧茉莉花的姑娘又再次出現。陳古秋一邊品茶一邊悟道:“依我之見,這是茶仙提示,茉莉花可以入茶。”次年便將茉莉花加到茶中,果然制出了芬芳誘人的茉莉花茶,深受北方人喜愛,從此便有了一種新茶類茉莉花茶。
傳説三,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丫,又香又白人人誇……”這是一首億萬人民耳熟能詳的江南民歌, 宋祖英的一曲《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蜚聲中外, 獲得好評, 遁著這如訴似醉的優美旋律, 不知迷倒了多少中外賓客, 難怪在申奧時, 張藝謀導演也在介紹片中選用了這段旋律。
茉莉是一種常綠小灌木,歲歲開花,香氣清雅而幽遠,符合中華兒女不張揚、樸實無華而又進取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操守。民歌《茉莉花》誕生於江蘇,在海內外傳唱,膾炙人口。茉莉花已經成為中華文化魅力的體現,2007年1月茉莉花則被江蘇的人民推薦成為“省花”。
傳說茉莉花原來沒有香味,它的香味與一個叫“真娘” 的女子之死有關,她死後其魂魄附於花上,從此茉莉花就帶有了香味,所以叫茉莉花又稱香魂,茉莉花茶又稱為香魂茶。虎丘周邊的花農以此窨茶製成茉莉花茶。
真娘,本名胡瑞珍,唐代蘇州歌妓。出身京都長安一書香門第。從小聰慧、嬌麗,擅長歌舞,工於琴棋,精於書畫。為了逃避安史之亂,隨父母南逃,路上與家人失散,流落蘇州,被誘騙到山塘街“樂雲樓”妓院。因真娘才貌雙全,很快名噪一時,但她只賣藝,不賣身,守身如玉。其時,蘇城有一富家子弟叫王蔭祥,人品端正,還有幾份才氣。偏偏愛上青樓中的真娘,想娶她為妻,真娘因幼年已由父母作主,有了婚配,只得婉言拒絕。王蔭祥還是不甘休,用重金買通老鴇,想留宿于真娘處。真娘覺得已難以違抗,為保貞潔,懸樑自盡。王蔭祥得知後,懊喪不已,悲痛至極。斥資厚葬真娘于名勝虎丘,並刻碑紀念,載花種樹於墓上,人稱“花塚 ”,並發誓永不再娶。文人雅士每過真娘墓,對絕代紅顏不免憐香惜玉,紛紛題詩於墓上。
真娘的墓建在蘇卅虎丘上,據說此墓與黑水青塚、燕郊香塚為國內三大名塚,同傳千古,然 此乃為題外之事。
http://jasmine.blogs.nouvelo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