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甲) 景點介紹:

白鴿巢公園,也叫做賈梅士公園(葡萄牙語:Jardim de Luís de Camões)是位於澳門花王堂區東方基金會旁的古老公園,公園的歷史價值已為澳門政府所評定。

白鴿巢公園佔地廣闊,是澳門最古老的公園之一。園內小山環疊、古木參天、濃蔭遍佈、鳥語花香、曲徑通幽。每日均有不少市民到此運動、休憩、耍太極、下象棋,有的更提著精緻的鳥籠,帶同心愛的雀鳥一起去呼吸新鮮空氣。
 
百年前,此處為葡籍富商馬葵士寓所。因他曾飼養數百隻白鴿,白鴿棲於屋宇,遠觀若巢,遂得名「白鴿巢」。
 
公園內有一石洞,洞中有葡國著名詩人賈梅士的銅像。據說,這位生於四百多年前的詩人,因觸犯宮廷官吏,被放逐流落至澳門,隱居此洞並創作了著名史詩「葡國魂」。銅像是 1866 年由馬葵士所鑄的。
 
公園內還有一座名為「擁抱」的青銅雕塑,用以紀念中葡之間的友誼。
 
路易·瓦斯·德·賈梅士(Luís Vaz de Camões,約1524年~1580年)是葡萄牙公認最偉大的詩人、也是西方偉大詩人之一;有人如此評價:賈梅士於葡萄牙,就像荷馬於古希臘、但丁於意大利、莎士比亞於英格蘭。
 
 賈梅士出生年份與生平許多細節已無從考究,一般記載1524年出生在里斯本,年輕的賈梅士受到國王賞識能夠經常進出皇宮,但才華洋溢的他因桀驁不馴、造成其曲折坎坷的人生道路,因傷人被逐出皇宮、投軍失去右眼,回國後再傷人以到印度服役的代價而免受牢獄、在印度得罪總督而被流放至澳門(也有傳言賈梅士被印度政府派駐澳門)。雖然如此顛沛,但他沒有放棄自己、也沒有放棄創作,在大家熟悉的白鴿巢公園的石洞內創作了聞名於世的《盧濟塔尼亞人之歌》(中文譯為《葡國魂》)部分章節。賈梅士1556年來到澳們,回顧其生平在澳門期間可能是他最美好的回憶;這裡他創作詩歌、有愛人陪伴(與華人女子相戀),還成了駐澳門軍官,可謂事業愛情兩得意;1558年離開澳門回國,途經湄公河失事、愛人死亡。1572年發表了葡萄牙文學史上最重要及最優秀的史詩——《盧濟塔尼亞人之歌》,內容講述了葡萄牙航海民族殖民歷史、歌頌了葡萄牙人勇敢挑戰大海的意志,表現出對家鄉的熱愛與對探險的嚮往。不知道大家去白鴿巢公園是否留意到地面的葡式碎石畫,由菲狄士(Lima de Freitas)根據《葡國魂》繪畫了十幅圖畫、史狄喇(Jorge Estrela)以葡式碎石拼製出地板畫,第一至第七幅圖畫環繞公園中央的雕像、第八至第十幅在前往賈梅士洞的梯級中間,由於地面擺設了荷花,部分圖畫被遮蓋。
 
 當年澳葡政府為紀念這位偉大詩人,1927年在市政廳(現市政署)特設「賈梅士博物院」,如今在花園裏仍有詩人雕像;1936年遷往竹仔室(特首官邸),翌年搬至白鴿巢公園側(即東方基金會),1988年遷出,展品暫存綜藝館地庫,直到1999年,展品搬至澳門藝術博物館。
 
 1977年澳葡政府將賈梅士離世的日子——6月10日定為「葡國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以作紀念,據說每年有多個團體在賈梅士洞前舉行紀念活動。筆者今年特意前往,只見賈梅士洞前有各個團體送贈的花牌、雕像前也放置了鮮艷的玫瑰,前方的平台有多位街坊做運動、健身操等;期間有零星的華人、葡人前來向詩人致敬,也吸引了多位攝影發燒友前來拍照。據街坊介紹,往年的紀念日會有大批的學生與葡人前來獻花、朗誦等,而且由於獻花人數眾多要分批進行;今年由於疫情關係,只有花牌致意、取消紀念活動。
 
 在詩人的生命中,停留在澳門的日子可以說非常短暫,但留下深刻的足跡。尤其他在逆境中沒有放棄自我、堅持追求,最後完成曠世巨作;這份堅毅、這種態度,讓大家對偉大詩人致敬!。◇
 
公園旁邊有一座具典型南歐風格的庭園。這裡原是賈梅士博物院的所在地,現為東方基金會在澳門的會址,裡面有一個畫廊,經常舉辦畫展。
夜遊白鴿巢夜遊白鴿巢
夜遊白鴿巢夜遊白鴿巢
「葡國魂」地板畫
夜遊白鴿巢夜遊白鴿巢
(乙) 旅遊經過
在酒店吃完飯後,感到飽足,而在此公園遊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