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未能及時回覆,請見諒和稍後!


請click入下圖放大閱讀


 




港府倒行逆施,財政預算案引發民怨,每個香港人被迫發出最後的吼聲。正是這足以摧枯拉朽的吼聲,使港府膽戰心驚,不得不跪低認衰,急急推出補鑊方案,這是預算案革命的成功,更是人民力量的勝利!


威信蕩然 自取其辱


無可奈何花落去。相隔僅僅一個星期,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就推翻自己一手炮製的預算案,宣布放棄注資強積金戶口的做法,改為向每名年滿十八歲永久居民派發六千元現金,同時退還薪俸稅百分之七十五,以六千元為上限;他又承諾預留一筆款項給予特別有需要、但未受惠派現金措施的市民。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曾俊華口口聲聲指「派糖是侮辱」,如今不派不派終須派;曾俊華一度堅持預算案「沒有修改空間」,如今還是被迫修改了;曾俊華一直死撐「退稅會刺激通脹」,如今不僅退稅而且派錢了。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圍繞預算案,港府再次以今日之我打倒昨日之我,威信蕩然,自取其辱。孔子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擔心自己沒有能力,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港府恰恰是病無能焉,與人無尤。


當然,曾俊華覺今是而昨非,並不是良心發現,主動認錯,而是形勢比人強,不得不低頭。眾所周知,中東及北非國家相繼爆發人民革命,執政者不是倉皇下台,就是陷入四面楚歌,惶惶不可終日。這股「中東波」還在不斷蔓延,革命的火花正在各地點燃,足證民意不可欺,民心不可侮,人民力量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任何人膽敢逆民意而行,必然沒有好下場。


雖然,香港的情況與中東及北非國家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但說到貧富懸殊和官民矛盾,香港也不遑多讓,甚至猶有過之,所以,港府此時此刻推出一份被形容為「史上最廢」的預算案,引起全城怒罵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港府缺錢,庫房空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那還情有可原;但事實恰恰相反,港府坐擁二萬多億元財政及外匯儲備,本年度頭十個月財政盈餘就多達九百多億元,在庫房嚴重水浸的情況下,曾俊華經過半年的準備,並煞有介事地舉行過多場所謂公眾諮詢,結果卻推出這份孤寒刻薄、缺少承擔的預算案,怎能不引起民怨沸騰,怎能不激起全城怒吼!


連日來,市民不斷上街抗議,多個政黨及團體並將於 三月六日 舉行全民大遊行,○三年五十萬人上街的一幕隨時重演。更不堪的是,今次連建制派也公開表明不支持預算案,港府眾叛親離,淪為孤家寡人,若一意孤行,不僅可能爆發一場政治風暴,甚至極可能引發一場憲制危機。面對國際大氣候和香港小氣候,港府不得不跪低。


名正則治 名喪則亂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本屆政府只剩下一年多任期,本來可以好好利用充裕的財政盈餘,為市民辦一些實事好事,稍為彌補過去六年多一事無成的缺陷,為港人留下一點美好回憶。正如當年港英政府臨走前雖然埋下不少政治地雷,起碼也在基建方面做了幾件實事,例如新機場、青馬大橋等等。沒想到港府冥頑不靈,在財政狀況處於「史上最好」的情況下,竟推出「史上最廢」的預算案,連派糖也派到怨聲四起,簡直是咄咄怪事。這到底是官僚們真的如此愚蠢,還是別有用心刻意添煩添亂呢?回歸後不如回歸前,港人治港瀕臨破產,這到底又該怪誰呢?


名正則治,名喪則亂。港府高高在上,閉門造車,施政往往違背民意,除了經常挑起民怨,而且不斷上演自打嘴巴、朝令夕改的鬧劇,尤其是最近半年來,申亞事件、堆填區爭議、交通津貼方案等,莫不因為港府漠視民意,擇錯固執,最終碰得頭破血流。遺憾的是,港府不但沒有吸取教訓,反而變本加厲,與民意漸行漸遠,終於引發今次預算案風波,事實證明,這並不是孤立的、偶然的,而是港府倒行逆施、與民為敵的必然結果。


必須指出的是,儘管港府迫於壓力修改預算案,加碼派糖,這也許可以暫時躲過一場政治危機,但卻無法解決深層次矛盾,反而可能埋下無窮後患。正如學者指出,港府的讓步不會贏得市民的尊重,反而換來市民的蔑視,而且開了一個極壞的先例,將來任何政策都會受到挑戰,施政更加寸步難行。很明顯,曾蔭權政府採取的是自欺欺人的鋸箭法,今次只是鋸走了箭桿,箭頭依然留在體內,諸如貧富懸殊、樓價高企、安老政策、全民退休保障以及公共醫療等等問題,當局不是視而不見,就是見而不理,這些燙手山芋全部拋給下屆政府。


令人慨嘆的是,香港回歸將近十四年,經歷了兩個特首,一個無能,一個無能兼刻薄,一個「腳痛」,一個「心口痛」,真是一蟹不如一蟹。古人說:「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任,其殃必大。」下屆特首是龍是蛇,事關香港的前途和七百萬人的福祉,即使中央政府不能替我們找到一位德能兼備的領導人,也千萬不要再塞給我們一個無能兼刻薄的「政治家」。


***************************************************


新聞卸妝油——
純官遇上李永達


2009-06-23


http://news.h1.hk/dailynews/headline_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81363§ion_name=wtt&kw=43


冷眼旁觀,罵還罵,立法會也有認真做事的。近期佳作,首推前高官梁展文轉職新世界中國的聆訊,更要特別稱讚李永達。

特權法聆訊經典一幕,李永達問新世界梁志堅,在紅灣半島事件有否接觸過梁展文?梁志堅說沒有,李永達於是吩咐職員,讓他看一份政府提供的文件,上面記錄了雙梁的接觸,梁志堅即時語塞,無法不改口。

還有律師鍾國昌的特殊角色,聽聆訊才知道,這位梁展文「家友」,去年一手安排飯局,讓新世界大老闆鄭家純邀請梁加盟;而鍾的律師行,在○三年代表新世界,就紅灣半島向政府索償。

世界變了。億萬富商坐在議事堂,任由議員盤問,鄭家純應是第一個。純官尊重民主議事,態度難得。奇在他突然避戰,要求立法會暫緩聆訊,又指控議員人身攻擊。

司法拖延是下策,對純官無好處,徒令人猜想何事要隱瞞,仗財勢打官司。特權法傳召,緩了還是要去。純官若嗅到血腥味,做好準備,律師在旁,謹慎作供,適時沉默,跟聆訊無關的文件拒絕提供,才是應行的路,新世界不能活在舊世界。手握特權法的議員,也不宜語帶奚落,商譽有價,留一分尊重,是要的。

聆訊會議冗長,文件大大疊,議員懶或勤力,一聽就知。十二個議員開會,為何李永達能抽絲剝繭,暴露梁志堅說話不盡不實?因為他事前閱讀了所有文件,做足準備,認真盤問。吳靄儀也準備十足;「長毛」梁國雄常隨口問,不時把基本事實弄錯;劉江華無發揮,因為鄭家純是民建聯成員?

李永達是房屋專家,經驗老到,做起事來六親不認。遇上他,純官算是倒楣。

盧愛玲


 


http://news.h1.hk/dailynews/headline_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81363§ion_name=wtt&kw=4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派糖」不如「造糖」


現實生活中,若大家都坐等政府「派糖」,那將會是一場災難,因為糖終有派完的一天,到時又吃甚麼?


又到財爺一年一度制訂來年財政預算案的日子,與往年一樣,財爺曾俊華照例粉墨登場,大賣電視廣告,叫社會各界為下年度財政預算案提意見。與此同時,曾俊華不斷出席公開場合,既聽市民意見,又大談他個人對來年理財的看法。套用大陸常用的講法,就是提出理財的「方針政策」。


與香港一海之隔的梳打埠,特首崔世安早前提出「派糖」大計劃,羨煞港人。坊間為民請命者力主追趕梳打埠,要求財爺繼續「派糖」。


曾俊華早前強調,香港是一個小規模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十分容易受到全球經濟波動的影響,政府主要收入項目亦因而常常大幅波動。例如利得稅是政府最大的經營收入,過去10年就在388億元至1,042億元之間上落,同期的地價收入則在54億元至623億元波動。


他指出,政府收入的波動是公共財政的一大挑戰,亦為制定財政預算帶來困難。相對於收入的波動,財政儲備可說是政府的應急錢,不但可以幫助大家應付突發的需要,它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在經濟和財政困難時發揮保護作用和提供緩衝,讓政府在一段時間內可以達至收支平衡。不可將所謂「派糖」視為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以免造成沉重負擔。但政府會密切留意通脹走勢,尤其是關注通貨膨脹對低收入家庭日常生活的影響,因時制宜作出相應適當的對策。


從曾俊華近日的言論,我們多少會聞到一些味道,就是明年財政預算案「派糖」不會是主調,但會顧及低收入家庭。他更關注通貨膨脹,對香港社會和經濟帶來的衝擊。


筆者曾多番強調,香港目前面對的問題,一是容易受外圍因素影響;二是經濟結構性問題始終未獲解決。這兩大因素直接影響到香港自身「造血」功能,因而衍生出連串社會問題。


現實生活中,若大家都坐等政府「派糖」,那將會是一場災難,因為糖終有派完的一天,到時又吃甚麼?古人曰,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有能力者等「派糖」不如「造糖」賣,這才是正道。


日前內地一則大學生創業的消息,令人深思。


湖南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國際貿易專業大學生李鏗鏘,畢業前求職頻遭冷遇。前年底他在北京旅遊時,意外地發現了烤番薯的商機,於是在長沙大學區內嘗試創業,創立了品牌「博士地瓜」。不到1年,李鏗鏘用自己的品牌創立了10家連鎖店。


李鏗鏘表示,希望1年內招100名大學畢業生做「紅薯郎」,月收入不會低於1萬元。他的目標,是在湖南發展100家連鎖店,讓家庭條件不好、找工作無門的大學畢業生加入到自己的烤番薯隊伍中來。甚至可以不收加盟費,只希望大家能在畢業後少一些彷徨。


 


一個不起眼的番薯,造就一盤大生意,正好是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最佳例證。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商機就在身旁,問題是如何發掘。


朱湛剛 (逢星期五見報)


資深傳媒工作者


ck.jianlong@gmail.com


http://www.metrohk.com.hk/pda/pda_detail.php?id=152121&selectedDate=2011-01-07&categoryID=al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