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純農村的風味,相信在香港很難一嚐了。“山坑魚”是一句廣東白話裏對山溪小河坑裏生長的小魚類的表述。“山坑”的意思大概可以翻譯成普通話的“山溪裏流經的小水坑”;於是“山坑魚”也可以理解為是在山澗小流裏生長的許多種類的一種小魚。
其中一種做法是豆豉蒸“山坑魚”:把魚先放在油鍋裏“過”一下,然後用辣椒絲、蒜瓣、豆豉、生抽、薑絲、少許料酒相拌勻,上屜蒸二十分鐘即可:要是用壓力鍋的話,高壓閥響後十分種就行了。
五指毛桃,別名佛掌榕、粗葉榕,《廣州植物志》廣東通稱“五爪龍”,又名五爪毛桃、五爪牛奶、土黃芪、南芪等。植物形態,小灌木或小喬木,全株莖果皮葉含乳液,根皮有香氣。五指毛桃屬桑科植物,廣泛分佈萬綠湖區山上,自然生長于深山幽谷中,因其葉子長得象五指,而且葉片長有細毛,果實成熟時象毛桃時而得名,氣味辛甘,性質溫和,香氣四溢,其成份:含有機酸、氨基酸、三萜、生物鹼、香豆精等。
《中華藥典》記載,五指毛桃味辛甘、性平、微溫,其功能:具有益氣補虛、行氣解鬱、壯筋活絡、健脾化濕、止咳化痰等功效。全國名中醫鄧鐵濤教授在治療重症肌無力症及多種慢性病中多用此藥物。以它來煲豬腳,不但味道鮮美,更為夏日化濕氣、舒筋骨、健脾胃、益氣血的湯品。當然秋天食用也更補啦!!
客家人自古以來,有採挖五指毛桃根用來煲雞、煲豬骨、豬腳湯作為保健湯飲用的習慣。用五指毛桃煲雞、煲豬骨湯其味道鮮美、氣味芳香、營養豐富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特別是對支氣管炎、氣虛、食欲不振、貧血、胃痛、慢性胃炎及產後少乳等病症都有一定的作用。
我們吃完中午飯由另一輛旅遊巴士載我們到峽谷。此車比較寬敞,最好的是有空間可以放重甸甸的行李,總算讓大腿一個歇息的機會。
我臨離開酒家前拍下酒家門外飼養一些雞隻和種植了一田蔬菜的照片,畢竟此情此景在東方之珠難得一見。隨即匆匆繼續行程。
由酒家至車程只須半小時至40分鐘,但已給我充分休息了。
到達峽谷入口處,導遊著我們先行去洗手間,但我和西哥哥剛才已去了,所以站著看景色。忽然看見三株漂亮的紅梅高傲地生長在一間廢屋旁。她長得很有景致,不疏不密,而且是花開得最燦爛的時候,就像以一顆笑臉迎人的面頰,逗人喜愛極了。我和西哥哥都趁著他們如廁時拍了不少照片。由於花兒開得十分美麗,寒意在心中早已消除。
進場後,我們沿著山路行走,所走的路是平坦的,但甫遠眺對面的山頭,便知道殊不簡單了!
我們所站立的山崗,與對面的山頭是山谷,由山麓至山谷是一道深淵而陡峭的懸崖分隔著,往下望果然很令人心驚。這道懸崖的盡頭有一條白絹般的瀑布點綴著咖啡色的山崖,加上淙淙的流水聲和綠油油的草木,使人感到大自然的可愛。
所步履的山路偶爾有泥濘,我和團友都小心翼翼地行走,以免沾污雙腳。值得我們欣慰的是一對年邁公公婆婆自己會照顧自己,行動雖然沒有我們快。他們高高興興的,全程沒有埋怨,即使早上遇上的交通事故,他們也能欣然接受逆來的運氣,由好心的團友和工作人員 攙扶下慢慢離開失靈的車輛。我們該向他們學習的是他們對環境對事物的處之泰然的態度。
沿途的樹林、草地和泥土給此山嶺很清新的感覺,只是當天天氣很差,老是濃蔭的大霧,實在不利攝影。
白絹般的瀑布隨著我們往前走,繼續發出淙淙的流水聲,為我們的旅程倍添音樂的美感。
幸好我和西哥哥都找到路人甲乙丙替我們拍照哩。
後來看見高空單車表演了。真佩服工作人員的膽量和超級的技巧,因為他們除了在高空的鋼線踏單車外,那位在鋼線踏單車的人員還要肩負著上面踏單輪車的人員,問你們服未?
後來我自個兒去找廁所,那個是不折不扣的茅廁,完全不設可供用水沖刷的器皿,衛生環境可想而知。如廁後,看到剛才那後瀑布的上游原來景外有景,是一處瀑布群!不過一定耍步行至鐵橋中間。此橋很堅固,但架在山谷之中,莫說不驚心動魄!工作人員和一些勇敢的遊人都安然地往來,我便慢慢隨著他們一步一步地走到橋中央。不久已被瀑布的景色迷住:它像一塊雪白而不停地晃動的布匹,舖在山谷間。哈哈!看看照相機的螢幕後,很滿意!不一會西哥哥致電給我,說各團友已走光了,準備集合。我依依不捨地離去。
青椒蒸山坑魚
毛桃南芪煲的老火湯
農家鳳爪

Domi 2010-03-16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