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和漢光武帝
漢武帝的名氣和影響要比漢光武帝大得多,但能力和作為卻未必。一個是靠著祖,父兩代積累下來的家産攻打匈奴,另一位是赤手空拳完全依賴自己的能力重建了一個王朝。
有人認為漢武北擊匈奴,南破諸越,西滅大宛, 降服西域是開疆擴土。但實際上,大宛和越人都沒必要打。畢竟他們對漢朝並沒有威脅。而對匈奴的打擊最後也超出了限度。在匈奴已經無力南下,但只是不肯臣服 的情況下,仍然繼續進攻。就是窮兵黷武了。因為頻繁的用兵花光了文景兩代積累下來的國庫,“天下虛耗,戶口減半”。為了解決財政問題,將鹽,鐵,酒等只要 是賺錢的行業都由國家專營。並且還開始賣官,還可以用錢贖罪。總之是想盡辦法撈錢。有人説漢武是造福後人,其實漢武四處用兵,一是因為個人好武(但他在攻 擊四夷時沒有給衛霍等人提出過任何戰略和戰術方面的東西),二是為了給自己的外戚親屬們創造封侯的機會。説他為了百姓,後人當然體會不到當時人的心情。但 如果設身處地想想,看看武帝末年,內部的農民起義次數吧。説當時老百姓支援他的做法真是鬼話。其實漢武完全可以向唐太宗滅突厥,清初消滅漠西蒙古那樣,不 必花費那麼多的代價也一樣取得勝利。其實唐太宗評價劉徹還是很客觀的,漢武帝窮兵三十餘年,疲弊中國,所獲無幾。
光武對待匈奴和西域的策略遠比漢武高明,靈 活。終光武一世,對匈奴採取守勢,把邊郡的居民遷入內地。光武這麼做,一方面是厭武,但主要的還是愛惜民力。對敵人未必全需要用武力,行仁義其實也能收到 一樣的效果。後來匈奴分裂,分為南,北兩部。南匈奴主動要求內附,並且希望能和親。劉秀答應了和親的請求。即使後來北匈奴出現災害,光武帝也沒有同意進攻 匈奴。(後匈奴饑疫,自相分爭,帝以問宮,宮曰:“願得五千騎以立功。”帝笑曰:“常勝之家,難與慮敵,吾方自思之。”二十七年,宮乃與楊虛侯馬武上書 曰:“匈奴貪利,無有禮信,窮則稽首,安則侵盜,緣邊被其毒痛,中國憂其抵突。虜今人畜疫死,旱蝗赤地,疫困之力,不當中國一郡。萬里死命,縣在陛下。福 不再來,時或易失,豈宜固守文德而墮武事乎?今命將臨塞,厚縣購賞,喻告高句驪、烏恒、鮮卑攻其左,發河西四郡、天水、隴西羌胡擊其右。如此,北虜之滅, 不過數年。臣恐陛下仁恩不忍,謀臣狐疑,令萬世刻石之功不立於聖世。”詔報曰:“《黃石公記》曰,‘柔能制剛,弱能制強’。柔者德也,剛者賊也,弱者仁之 助也,強者怨之歸也。故曰有德之君,以所樂樂人;無德之君,以所樂樂身。樂人者其樂長,樂身者不久而亡。捨近謀遠者,勞而無功;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逸 政多忠臣,勞政多亂人。故曰務廣地者荒,務廣德者強。有其有者安,貪人有者殘。殘滅之政,雖成必敗。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百姓驚惶,人不自保,而復欲遠 事邊外乎?孔子曰:‘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且北狄尚強,而屯田警備傳聞之事,恒多失實。誠能舉天下之半以滅大寇,豈非至願;茍非其時,不如息人。” 自是諸將莫敢復言兵事者。)有人想當衛霍,可光武卻不想效倣漢武。不打沒必要打的戰爭,在這點上,光武帝和明太祖,清嘉慶等皇帝的做法是一樣的。
劉徹在晚年,追求長生不老,任用寵信方士,結 果被騙財騙色(送給方士大量珠寶,還賠上自己的寶貝女兒)晚年重用小人江充,巫蠱之禍殺人無數,最後連自己的皇后衛子夫和太子都給逼死了。漢武大量擴充後 宮,嬪妃等級也很多。漢初,除皇后外,還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至武帝制婕妤、娥、傛華、充依共有13種。生活荒淫腐化。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光武對 待自己的結發夫人陰麗華始終是一往情深。稱帝後因為一些原因,立了郭氏為皇后,並立郭所生的劉疆為太子,後來郭皇后以寵稍衰,數懷怨懟。被廢。太子劉疆也 請求辭去太子。獲准。劉秀沒有喜新厭舊,而是冊立了同是人老色衰的陰麗華。同時又封了陰的兒子劉莊為太子,就是後來的明帝。郭后和廢太子劉疆也都得以保 全,獲得善終。光武的後宮比漢武少了很多,等級只有5個。和劉徹的廣種多收相比,劉秀的10個兒子,有9個是郭后和陰后生的。
班固説司馬遷良心大大地壞了,因為他把漢武寫 得很不堪。其實太史公把劉徹寫得就夠好拉。對漢武的評價,司馬溫公就很恰當,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 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其實所謂秦皇漢武可以是名君,卻未必明。而光武帝的所作所為,豈非遠邁于他。
引用自: http://big5.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lddw/2008-04/09/content_14693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