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毒打記者,詳見:http://hk.myblog.yahoo.com/jw!Plk8hSiGGABpk2tGZKwA 2g --/article?mid=331

中國史上第一個殉職記者


被慈禧太后打死


《中俄密約》的內容公之於眾後,國內外輿論一片嘩然。全國人民群情激憤,紛紛斥責清政府的賣國行徑,進一步促進了全國范圍內革命運動的深入開展,清政府則陷入了非常難堪的狼狽境地。在國內外強大輿論的壓力下,清政府不得不放棄簽訂《中俄密約》的計劃。


惱羞成怒的慈禧太后極其殘忍地下令將記者沈藎斬立決。後因懼怕行刑會影響慈禧太后的生辰慶典,慈禧太后這才發布諭旨:“著即日立斃杖。


731(陰曆六月初八),刑部大堂8個獄卒手拿特製的大木棍,準備行刑。沈藎面對獄卒,大聲說道:快些了事!”於是,8名獄卒輪流捶打沈藎的四肢和背部,時間長達4個小時之久。沈藎被打得血肉橫飛,骨已如粉,其狀慘不忍睹,但沈藎自始至終未出一聲。這時,堂司以為沈藎已死,下令停止捶打。不想這時沈藎用微弱的聲音說道:“……用繩絞……”見沈藎還沒有死,堂司又下令以繩勒其頸,而始氣絕















圖:沈藎(一八七二—一九○三)


沈藎(1872年-1903731),初名克誠,字愚溪,湖南省善化縣(今長沙市)人。沈藎曾參加維新變法,變法失敗後又成為革命派,並長期擔任記者1903年沈藎因揭露清政府俄國簽訂條約的內幕被捕,731慈禧太后授意之下被刑部處以杖笞之刑,後被絞死,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因新聞言論觸怒政府而被殺的記者。


晚清第一文字獄蘇報案 讓清廷強權碰了壁
  晚清第一文字獄——“蘇報案,在國家主權盡喪的歷史大背景中發生,讓中國知識分子五味陳雜,既為滿清強權的碰壁而歡欣,也為中國司法主權遭西方列強踐踏而憤慨。清廷想20萬兩白銀利誘租界當局來換取章太炎、鄒容等人的性命的點子,在見錢眼開的洋人那裏例外的沒有奏效,是洋人不愛錢嗎?
 
  通過蘇報案的審理,《蘇報》的反清革命思想為眾多媒體熱議,租界很快成為革命輿論的大本營,習慣於屠殺言者的清政府從此再也不能為所欲為、大施淫威了。

  被稱為晚清第一文字獄的
蘇報案,當年曾在上海租界內會審七次。在清政府設立的最基層的法庭上,一向文網高懸、草菅人命的清政府既要當主審,又要當原告,還要看觀審的洋人之臉色行事。被告則是手無寸鐵卻懷抱狂熱理想的文弱書生。原、被告雙方各請西洋律師,在法庭上展開了激烈的較量。與此同時,清政府與租界當局、租界當局與租界輿論之間的較量也在法庭之外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而租界外的中國知識界,情感更是複雜:既為列強粗暴踐踏中國司法主權而憤慨,又為滿清政府首次折戟文字獄而歡欣。

  這其中究竟隱藏著哪些奇譎故事呢?

 





  鴉片戰爭後,中國從一個獨立的封建主權國家,蛻變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45年,英美法三國要挾清政府簽訂了《上海租地章程》,在今天外灘一帶租地130畝構建定居點。為了便於管理,列強又在租界內設立了管理機構
工部局,由三國領事輪值掌控。工部局下還組建了巡捕房,攫取了針對租界內所有民眾的司法管轄權。

  1868年,租界當局又與清政府協商,成立了一個專門負責斷案的機構
會審公廨。這個機構名義上由清廷派員主持,但按照雙方擬定的章程,列強擁有觀審權。說是觀審,實際上是操縱。這樣一來,主持會審的清廷官員就成了擺設和木偶,清政府也完全喪失了司法及審判的主動權。

  
蘇報案,就發生在這樣一種國家主權盡喪的歷史大背景中。

  18966月,《蘇報》誕生於上海英租界。創辦人胡璋是個畫家,他用自己日籍夫人的名義註冊,挂著日商的牌子,投身於十里洋場的報業競爭潮流中。胡璋企圖用小道消息、黃色新聞來吸引讀者,可惜此種風格的小報在上海多如牛毛,《蘇報》也逐漸淪入了
營業不利、難以為繼 的境地,最後胡璋不得不將它賣給了因罷官而閒居滬上、想靠清議救國的陳范。正是在陳范手中,《蘇報》異軍突起,成為上海五大日報之一,並於1903年的夏天達到了發展的巔峰。

  陳范曾任江西鉛山縣令,因為對地方教案
處理不當而被免官。他親眼目睹了清朝官場的黑暗、戊戌變法的失敗,因此非常希望通過辦報來呼籲國民救國圖強。因此新版《蘇報》一經推出,就以其針砭時弊、力主改革的辦刊風格贏得了知識界的青睞。梁啟超稱讚說:屹立於驚濤駭浪、惡毒迷霧之中。難矣,誠可貴矣!

  陳范並沒有滿足於已有的成績。1903527日 ,他毅然聘請愛國學生章士釗擔任《蘇報》主筆。年少氣盛的章士釗以初生牛犢的猛勁,從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對《蘇報》進行了大膽革新。61日 ,《蘇報》宣佈本報大改良,同時刊出章太炎的文章《康有為》,提出革命如鐵案之不可移62日 ,將報道學界風潮的欄目移到頭版頭條。69日 ,重磅推出少年鄒容創作的以反滿為核心的《革命軍》,稱之為國民教育第一教科書620日 ,發表章太炎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在該文中,章太炎直呼光緒皇帝的名字,並稱他是未辨菽麥的小丑,號召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622日 ,更是刊出《殺人主義》一文,狂歌殺盡胡兒才罷手借君頸血,購我文明,不斬樓蘭死不休,壯哉殺人之類驚世駭俗的詞句。
www.stnn.cc


一石激起千層浪,從19035月至6月,短短一個月間,《蘇報》的發行量迅速飆升,僅發行點就增加了幾十處,令老牌大報《申報》都黯然失色。其字裏行間洋溢著的民族激情和仇滿思想,令清廷心驚肉跳、雷霆震怒。於是,清政府正式開始醞釀如何給予《蘇報》毀滅性打擊。而一向以強硬面目示人的湖廣總督端方,也以八旗子弟固有的傲慢,連番致電兩江總督魏光燾,責問魏為何放任治下出現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論。624日 ,魏光燾回電端方,稱已要求租界工部局查禁《蘇報》,緝拿亂党。

  1903629日 ,工部局發出了逮捕章太炎(見左圖)、鄒容等七人(人員名單由清方提供)的拘票。章太炎提前接到了避禍通知,可他對逃跑嗤之以鼻,決意要學譚嗣同。630日 ,當巡捕衝進辦公室時,章太炎端坐在那裏,指著自己的鼻子說:
余皆沒有,章炳麟是我!

  而鄒容則躲到一個外國傳教士那裏,靜觀時變。已先入獄的章太炎通過公開信的形式號召鄒容自行投案。公開信一經刊出,輿論大嘩,有說章太炎迂腐偏執、強人所難的,有讚揚章太炎君子成人之美的說是讓鄒容獲得一次生命親證與道德承當的機會。可事實上,章太炎事後承認,他召喚鄒容,只是讓他分擔蘇報案的責任而已。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此舉竟讓鄒容英年早逝。

  當時血氣方剛的鄒容沒有參透這一點,閱信後,他以龜縮一隅為恥,決心張揚大丈夫勇於擔當的氣概,毅然到巡捕房投案,從容入獄。而《蘇報》的主人陳范,此時正在東渡日本的輪船上,瞪著憂憤交加的眼睛,眺望神州大地。

  七名疑犯抓到了六名,總算給了清政府一個交代,可還沒開庭會審,租界內
保護言論自由的聲浪,就鋪天蓋地地向租界當局壓過來。租界當局小心翼翼地應對著來自清廷與社會輿論兩方面的壓力。
 





  715日 ,上海租界會審公廨第一次會審蘇報案,一場前所未有的奇怪大戲正式開演了。原告是手握野蠻專制權力的清政府,被告是手無寸鐵唯有一腔熱血的幾個平民,在洋人的監視操持下,東西方兩種不同的政治文明與價值觀念開始了面對面的較量。

  首次會審,清方主審官員叫孫世。當時的上海報紙稱他為孫建臣,估計取的是
奸臣的諧音,陪審員是英國人迪理斯。審判一開始,原告律師古柏就讀了幾份《蘇報》,來證實章、鄒等人陰謀顛覆政府的罪名。孫世在一旁聽得心驚肉跳,作為主審官,他為什麼如此恐懼呢?原來,按照沿用了200多年的《大清律》,如果在庭審過程中,主審官允許謀反言詞被當眾重述,那麼主審官員也要被治以重罪。因此在古柏讀完訴狀後,孫世當即對章太炎等人說:本官與爾等素無冤仇,切毋重復昔日逆亂之言!其惶恐之狀,引得聽眾一陣哄笑。到了訓問被告的環節,孫世知道章太炎博學,以為他有功名在身,就問:得自何科?章太炎故意大聲嚷嚷道:我本滿天飛,何窠之有?將封建科考說成鳥窠,又一次引發暴笑。清廷起訴章太炎的罪名是詆毀聖上,呼為小丑,立心犯上,罪無可逭,章太炎一本正經地解釋說,我之所以直呼皇帝名字,參照的是西律。接著又運用豐富的訓詁學知識,將小丑二字解釋為小孩子。孫世國學功底沒有章太炎深厚,被駁得啞口無言。只好去威逼鄒容,可鄒容除了承認《革命軍》是自己所作外,其餘不置一詞。審判又陷入了僵局。

  721日 午後,
蘇報案進入了第二次會審。代表清廷的古柏律師當庭提出請求,說:朝廷正與租界當局交涉,在此項事宜尚未達成之前,不方便繼續審理。被告律師博易馬上反對,質問古柏:你到底代表誰?是上海知縣,是上海道臺,還是江蘇巡撫、兩江總督!古柏說: 我代表清政府!這時,主審官員孫世聲援古柏說:古柏代表朝廷,這是很明確的。本案開審,就是因為官方有正式的命令。博易立即反駁說:你們前一次指控我的當事人犯有重罪,如今又無端要求暫停審理,視法律如兒戲,使本案失去了立案的條件,應該撤案放人!清廷當然不願意,於是章、鄒等人又被押回了巡捕房。

  那麼,此時此刻清廷又在與列強協商些什麼呢?原來,慈禧太后對此案專門下過口諭,要求一定要將
蘇報案犯押到南京,淩遲處死。所以主辦案件的官員一再要求引渡人犯,以完成太后懿旨,實現殺一儆百的目的。可是列強堅決不同意,他們倒不是珍惜章、鄒等人的生命,而是為了維護自身在租界內的司法權益。清廷於是想出了20萬兩白銀利誘租界當局的餿點子,可是一向見錢眼開的洋人還是不答應。清廷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竟然再次出賣國家主權願將滬寧路的路權讓給列強,以換取引渡的承諾。這回列強有點心動,但出於某種顧慮,遲遲未曾表態。正在僵持中,沈藎案 的突然爆發,一下子將清政府的野蠻、殘忍與不智暴露無遺。

  沈藎也是一個傾向於革命的報人。出於愛國熱情,他披露了
中俄密約的內幕。清政府正被蘇報案搞得焦頭爛額,沈藎又從背後捅了它一刀揭露了其見不得人的賣國行徑。慈禧太后惱羞成怒,下令將沈藎杖斃。沈藎慘死,舉世震驚。英美政府明確電令其駐華公使,決不能滿足清政府引渡蘇報案政治犯的要求,理由是清政府嚴重踐踏人權。910日 ,清廷不得不放棄引渡蘇報案人犯的努力,寄希望於通過西方法律制裁章、鄒等人。


123,曠日持久的蘇報案第三次開庭,為了避免再次出現會審時輿論觀瞻、民眾哄笑的尷尬場面,會審公廨特意設立了額外公堂,不再允許社會人員觀看。此時的主審官換成了上海縣令汪瑤庭。原告指控章、鄒登報著書,擾亂人心,被告律師要原告拿出人心被擾亂 的真憑實據,原告哪拿得出?傳統中國一向是主審官員說你是擾亂人心,你就是擾亂人心,這回終於在講求實證的西方法律面前碰得灰頭土臉。125日 ,被告律師再作無罪辯護:章鄒二人,係年輕學生,出於愛國之忱,並無謀反之意!控辯雙方就有罪還是無罪的問題展開了激烈論戰。127日 ,汪瑤庭單方面擬定判決:判章太炎、鄒容(見右圖)終身監禁。結果被觀審的英國副領事當庭否決。

  1224日 ,在增加了一些所謂的罪證後,汪瑤庭又在
額外公堂上宣佈章、鄒二人陰謀顛覆政府罪名成立,應予永遠監禁。可公使團仍然認為證據不足,判決無效。雙方繼續對峙了兩個月之久。

  19042月,公使團方面表示,如果再不結案,就要將在押嫌犯釋放。清廷擔心竹籃打水,只好再次讓步。521日 ,額外公堂作出終審判決:章太炎監禁三年、鄒容監禁兩年,罰苦役,期滿驅逐出境,不準逗留租界。
 



  三



  歷時將近一年的蘇報案終於畫上了句號。

  在租界監獄中,章太炎、鄒容飽受勞役之苦,常遭拳打腳踢。章太炎曾絕食七天以示抗議。鄒容血氣方剛,大罵獄卒,結果遭到更殘酷的虐待,終於一病不起,後來他服用了工部局醫院提供的藥片,于190543日 淩晨暴死,留下了一樁疑案。而章太炎則熬過了三年刑期,出獄當天也登上了東渡日本的海輪。

  多年以後,孫中山專門評論了
蘇報案,他說:此案涉及清帝個人,為朝廷與人民聚訟之始,清朝以來所未有也。清廷雖訴勝,而章鄒不過囚禁二三年而已。於是民心為之大壯!的確,清政府雖然贏得了名義上的勝利,卻是滿心的不樂意,因為王朝的絕對權力竟然首次毫無用武之地,而皇權神聖的觀念也遭摧毀。更令清廷不堪的是,通過案件審理,《蘇報》的反清革命思想為眾多媒體熱議,租界很快成為革命輿論的大本營,習慣於屠殺言者的清政府從此再也不能為所欲為、大施淫威了。

  此後,清政府終於認識到,如果再不變更法律,自己將會在與列強的交易中,在對民眾的統治中,越來越處於被動的地位。 1906年,清廷下詔,參照西律,改革官制及國家法律制度。幾個熱血青年憑著他們淩厲的輿論攻擊行為,終於間接給近代的中國帶來了現代法律觀念。(文/王克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