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樾牌坊群
棠樾為鮑氏家族的聚居地。該家族自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遷此定居,現已有800餘年。村名因這裡遍佈棠梨樹,棠梨樹交陰之下(兩樹交陰之下謂樾)而得名。
元朝丙子年(1336年),棠樾村上演了膾炙人口的《生死牌》故事,為鮑家爭取了慈孝無雙里的牌坊。那年守將李世達叛亂,將歙縣所有的富戶都抓了起來。叛軍首將棠樾村的鮑宗岩、鮑壽孫父子押解到帳前威脅說:「你們父子要殺掉一個。」不料父子二人一個「子願代父死」;「父則願代子亡」。父子爭死,無人貪生,鬧得叛軍也為他們感動。正當爭執之間,忽然狂風大作,山林呼嘯,叛軍以為官軍騎兵到了,驚駭逃散,二人都保存性命,族人遂建坊紀念。
徽商「賈而好儒」,鮑氏商人「處者以學,行者以商」,竭力倡導儒家倫理思想,以「忠、孝、節、義」為道德規範,曾經出過忠臣、孝子、節婦和義士,並且多得朝廷旌表,那一座高大巍峨的牌坊、莊嚴肅穆的祠堂,就是明顯的見證。連乾隆皇帝也曾讚譽此村慈孝天下無雙里,錦繡江南第一鄉。

鮑燦孝行坊建於明嘉靖13年(1534年),四柱三樓式,寬8.27米,高8.4米。樓的樓欄心板鑴有精緻的圖案,梢間橫枋各刻三攢斗拱,鏤刻通明,下有高浮雕獅子飄帶紋飾的月梁。四柱的磉墩放在較高的台基上,整座牌坊典雅。鮑燦雖然飽讀詩書,卻不求仕進,專心在家供養老母。他母親年逾七旬時,兩隻腳都長了瘇疽,多年治療仍然不見效,鮑燦就晝夜用嘴為母親吮吸流滿濃瘡的病腳,只過了16天便發生奇蹟,母親的病足居然痊癒了。
明嘉靖8年(1529年),鮑燦的孫子鮑象賢中了進士,官封兵部左侍郎(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副部長),又在抗倭平寇中立有戰功。所以皇帝封贈象賢祖父鮑燦一頂「兵部右侍郎」的銜頭,並表立了孝行坊。
鮑象賢自己的牌坊建於明天啟二年(1622年),比他祖父的牌坊晚了88年。因他政績超卓,死後封為工部尚書,所以稱為尚書坊。它同時是明朝昤鮑家建立的最後一座牌坊。
滿清建國以後,棠樾鮑氏家族有了新的發展。乾隆、嘉慶年間,鮑象賢的九世孫和十世孫鮑志道、鮑漱芳父子擔任兩淮鹽運使的美差,鮑氏鹽商成了當時最富有的徽商之一。在鮑氏建坊145年後,即乾隆卅二年(1767年),鮑家又出模範人物了。族人鮑文淵的續弦,嘉定人吳氏22歲遠嫁到棠樾,29歲守寡,直到60多歲死去。在這30多年裡,吳氏歷盡艱辛,將丈夫前妻的孩子撫養成人,又修了鮑家九代的墳墓,所以族人為她立了牌坊,其牌坊上刻上「節勁三冬」,頌揚她貞節不二,而「脈承一線」則表彰她盡心養育前妻之子。
令人困惑的是,這座在牌坊落成後五年之後,她才正式得到朝廷的旌表,不知是申報環節上出了問題,還是辦事效率不高,或是縣中及冷里還嫌她的事跡不夠感人。
在吳氏牌坊落成9年後,棠樾牌坊群的第五座牌坊又出現了,這就是汪氏孝節坊。此坊建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它為25歲開始守節的鮑文齡妻子而樹。
1797年,棠樾村頭出現了第六座牌坊,它就是鮑逢昌孝子坊。鮑逢昌的父親在戰亂中失去音訊,14歲的逢昌矢志遠行尋父。他沿途討飯,歷盡艱辛,終於在雁門關外尋回了父親;母親生病時,他又割股為藥,替母療病,還登上懸崖峭壁為母採藥,贏得了美名。所以嘉慶二年為他立坊,樹為榜樣。
棠樾的七座牌坊,並非按年代一字排列的。它的次序是自東往西分別為:鮑象賢尚書坊、鮑逢昌孝子坊、鮑文淵的繼室吳氏節孝坊、樂善好施坊、鮑文齡妻汪氏孝節坊、慈孝里坊、鮑燦孝行坊。鮑燦祖孫一個打頭,一個殿後。
遊棠樾牌坊群,你就在翻閱中國封建社會裡的一個家譜。




資料來源:《徽州精華遊》,嶺南美術出版社,武旭峰著及導遊程先生
懂得喝酒的人找到【感覺】
懂得知足的人找到【快樂】
懂得放下的人找到【自在】
懂得珍惜的人找到【幸福】
懂得放心的人找到【輕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