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煲仔飯,現代標準漢語又稱鍋飯,又有砂鍋飯、瓦鍋飯等名稱,日語稱為稱為釜飯(假名:かまめし)。是以砂鍋(有些會用金屬鍋)盛載着飯和食材用炭火慢慢地蒸熟的食品,過去通常在冬季食用,現在一年四季人們均可享用到。
飯以明火烹煮,煮至收水才加入臘味,飯粒只有臘味香,不會滲滿臘味油。
粵式煲仔飯
通常廚師用炭爐把瓦煲內的飯先煮熟,再放上和食材用炭火慢慢地蒸熟,大約用半小時。但現在大多數食肆均改用煤氣爐蒸熟煲仔飯,或先把飯用煤氣爐煮熟,客人叫菜時再把食材放在炭爐上蒸熟,以節省時間。
過去煲仔飯只在大牌檔提供,如香港廟街。但現在茶餐廳、酒樓和港式快餐店均可見到。常用甜醬油作調味,也可以再加少許豬油,當煲仔飯熟後,開蓋把甜醬油倒在飯面上。
- 鳳爪排骨煲仔飯:可改為淨鳳爪或淨排骨。
- 白鱔煲仔飯
- 田雞煲仔飯
- 北菇滑雞煲仔飯:也可以加臘味成臘味滑雞煲仔飯。
- 滒蛋牛肉煲仔飯 (「滒蛋」俗寫「窩蛋」)
- 鹹魚肉餅/肉片煲仔飯
- 臘味煲仔飯:可以加]臘鴨、臘肉,臘肝、臘雞或冬筍。
- 澳門馬友鹹魚煲仔飯:生曬淡口霉香鹹魚和排骨。
- 蒜蝦煲仔飯:蒜末放入油鍋炸至金黃色後,加入草蝦和飯放到瓦煲中燜煮。
- 四寶魚乾煲仔飯:用鱔乾、比目魚乾、蚌乾和馬齊子(生曬的魚乾和魚卵乾)四種不同的魚乾,再加入少許的臘肉。
- 珧柱菜果煲仔飯:蝦肉、珧柱和菜果炒後過一起放在飯上便成。
- 台山黃鱔煲仔飯:黃鱔用水煮熟,黃鱔魚去骨拆肉切成絲,飯再用煮黃鱔的水煲熟。
- 黃麖腩煲仔飯(黃麖為受保護野生動物):黃麖腩像牛腩,但肉質比牛腩更硬。
- 花膠蛇腩煲仔飯:通常在蛇王店提供。
- 孖腸田雞煲仔飯
- 咖喱牛腩煲仔飯
- 膏蟹煲仔飯
上海鍋飯
先把飯和食材一起炒香,再放進砂鍋中燜煮出味。
- 獅子頭砂鍋飯
- 紅燒牛肉砂鍋飯
陽朔鍋飯
廣西桂林陽朔食品,在生米上加入其他食材,然後蓋上鍋蓋,用炭火煮。在食肆食用時通常是現叫現煮,有多種生食材供由客人挑選,再由廚師依照客人要求烹調。
貴陽鍋飯
淘米後加入食鹽、味精拌勻,再裝入小沙鍋燜煮(每鍋一般二至三兩),水快乾時放入香腸、豆皮、臘肉丁、豌豆、豬油等,改用文火燜五分鐘即成。可佐以涼拌折耳根、牛肉乾等小菜同食[1]。
雲南麗江砂鍋飯
雲南麗江納西族的傳統食品,以青豆、火腿、臘肉等為食材。先在鍋底鋪上馬鈴薯塊,再加入米、水,在上面加上其他食材,再加上薑、蔥、蒜等蒸熟。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