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聞智庫】淺談堰塞湖
12小時前
【now新聞台】雲南魯甸縣地震後,形成多個堰塞湖,水位繼續上升,威脅下游村莊。到底堰塞湖是什麼,又如何成形?
堰塞湖是由地震等引發山崩,大量山泥堵塞山谷、河谷或河床後,儲水而成的湖泊。由於河流被堵塞,堰塞湖的湖水很快聚集並且往四周漫溢,不但淹沒上游村莊土地,當湖水上漲至壩頂時,便會傾瀉而下。
堰塞湖的大壩僅是由山泥臨時形成,並不牢固,很容易受沖刷、侵蝕、溶解,一旦堵塞物被破壞,湖水從缺口沖出形成洪峰,對下游地區造成重大洪災。
1933年8月,四川疊溪發生七點五級大地震。在地震後二個月,堰塞湖的堤壩突然倒塌,洪水湧出淹死附近二萬名村民。
堰塞湖經常成為地震後另一大災情的隱患,但並不是沒有方法應對,例如可以先疏散河川下游居民,以爆破方式進行洩洪,避免發生溢霸而導致的洪災;亦可在壩體上游採用定向爆破,將山上即將垮塌的大石炸下來,填塞河道;亦可挖掘排水洪溝,重建擋土牆,減少再次產生堰塞湖的機會。
2008年四川大地震後,形成34個堰塞湖,當中以唐家山堰塞湖最危險,水庫儲水量到達2.2億立方米,相當於兩個大型儲水庫。水利部門最後決定用疏通引流方式,大批解放軍日以繼夜挖掘排水洪溝,最終成功洩洪,解除危險,堰塞湖現時更成為了一個風景區。
經歷數次大地震後,中國應對堰塞湖問題,不論在評估及制訂解決方案,比以往更有效率及成效。不少國家遇到堰塞湖問題都會向中國專家請教。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