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甲) 我的講道



(乙) 網上資料





積蓄天上的財富

耶穌稱呼門徒們為「小小羊群」,要他們「不要害怕」,這些字句大概反應了初期教會福傳使者的情況。耶穌安慰那些憂心、害怕的門徒們,告訴他們天父已經決定把天國賞給他們,要他們擺脫世上財富的憂心掛慮,好能得到天父為他們保障在天上的財富(參閱:路十六9)。這段經文的關鍵字就是「寶藏」,耶穌最後採用一句諺語式的教導:「你們的寶藏在那裡,你們的心也在那裡」,要求門徒們把他們的心放在天國真實的寶藏上面。

綜合反省(一)

這段經文提醒初期教會的讀者、福傳宣講者以及今日的基督徒,放下一切現世的憂心掛慮。耶穌教導我們在更大的脈絡之下,也就是天主所創造的世界、所賞賜的生命、以及天父的仁慈眷顧之下,來觀察我們對於現世的一切事物,使我們因此而領悟,應該更專心於追求天主的國。耶穌鼓勵人們要聚集天上的財寶,預設了每個人都將得到天主所賞賜的報酬。

僕人、主人與管家的比喻

今日福音的第二段經文(35-48)是一個關於僕人、家庭的主人和管家的比喻,這段圖像性的語言教導人們要時時醒寤。

家僕的態度:時時警醒

比喻的一開始耶穌告訴門徒們「要把腰束好,把燈點著;如同僕人等候主人由婚筵回來一樣」。根據猶太文化「把外衣在腰間束好」所表達的是準備開始工作與行動的態度,而「點上燈」則是在夜間時時警醒的記號(參閱:瑪二五1-13),把門徒們比喻為一群在大門前等候主人回來,隨時準備為主人開門的僕人,更是非常圖像性的強調時時警醒的態度。

警醒等候的賞報

「主人回來看見這樣的僕人,他們將是有福的!」意思是主人將給予他們獎賞,而且是以令人驚訝的方式賞報他們:這個主人自己將成為僕人,服務那些警醒等候他的僕人們(參閱:路二二27;若十三1-17)。

「末日」的遲延

福音經文提到「主人可能半夜回來,也可能天亮之時才回來。」在敘述的層面上所表達的是,主人回來的時間遭到遲延;而在基督徒團體實際生活的層面上,則反映出福音團體已領悟到,他們所期待的「末世」並不會立即實現。因此,這個比喻以耶穌對門徒提出的教導做為結論:門徒們應該時時刻刻準備好期待「人子來臨」(參閱:得前五2-4;伯後三10;默三3),對教會而言,則說明基督徒應不斷的準備好,以期待「人子再來」。

忠信精明的管家

伯多祿問耶穌這個比喻是「為了門徒們還是為了眾人?」他的問題是指向比喻的後半段,有關「主人」的部分。面對伯多祿的問題,耶穌採用修辭學的反問方式間接地回答:「究竟誰是忠信而精明的管家呢?」耶穌所提到的不再是「家主」,而是「管家」,這段談話的重點因此轉移為團體的領導者所有的責任和義務,強調那些在等待主人回來的期間,忠實執行自己職務的人是有福的,主人將授權他們管理一切財產(參閱:路十九17;格前三14)。

邪惡的管家

耶穌也提出一個相反的圖像。有些邪惡的管家將趁著主人遲遲未歸,而坐大自己、自以為是地欺壓其他僕人。當主人回來時,必要嚴厲的懲罰他們。這樣的懲罰當然是對一切人提出的警告,特別是教會團體的領導人所提出的警告。

恩寵與責任

福音經文最後特別加上一個雙重的諺語,更加強化前面所提出的警告:「多給誰,就向誰多要;多托付給誰,就向誰多索取。」凡是知道主人的心意,卻不按著去執行的人,必將遭受更嚴厲的懲罰。這句警告性的諺語是猶太傳統中智慧文學性的教導,說明一切恩寵都是為了服務他人,由天主得到較多賞賜的人,具有較多聰明、才智或能力的人,應該做出更多的貢獻。

綜合反省(二)

這段福音收集了許多針對門徒們所提出的警告,而所關心的問題則是教會的具體情況。路加運用耶穌的教導警告讀者們,特別是教會中具有各種職務的人,應該時時刻刻準備好迎接主的來臨,並且對主所交付的各種職務提報成果。整個教會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這段教導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高度的重要性;如果教會的領導人按著這樣的精神服務教會,也就是為自己和信仰團體積蓄天上的寶藏。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丙年)讀經釋義



 


(主題:人人追求成義)


 






















讀經一



18:6-9



答唱詠



33:1, 12, 18-20, 22



讀經二



11:1-2, 8-19



福 音



12:32-48



 


A     讀經一:智18:6-9


1.     單看智慧篇18:5-25的標題「生與死」,已令人有點情緒不安,一般人很想自己能得救,卻也希望惡人受到懲罰,但這樣的想法並不符合基督徒應有的態度,基督不是教訓我們要愛我們的仇人嗎(5:44)?是一位猶太裔的人士約於公元前三世紀寫於埃及的,本來用意是針對埃及的多神宗教,埃及人幾乎任何事物都拜(包括動物、昆蟲、日月星辰等),是要勸諭人切勿跟隨埃及人的迷信。10-19要指出埃及的習俗多麼不對,作為猶太人只應朝拜雅威。舊約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歷史事件是出谷,天主用了十災來警告及懲罰埃及,甚至要殺死他們的首生子女,好能扶助以色列獲得自由。


2.     本主日就是用了以上的思維來解釋。猶太人在埃及只屬少數族裔,身處滿天神佛的社會環境,怎樣可以保存自己的宗教身份呢?就是要以自己民族的歷史來警醒同胞,說祖先們如何獲得自由,以及期間敵人如何阻撓而受罰。今天,這種手法不再需要了,現在資訊發達,政治、宗教、經濟等各類新聞轉眼間已傳遍世界各地,宗教之間也互有溝通。當我們探討讀經一時,必須以當時的社會環境來理解,人與人間的互信基礎薄弱,這自然會造成很多危機。天主教教導,天主施行其德能不會只局限於教會內,只要祂願意,也能啟示任何別的宗教。


 


3.     18:6說:「我們的祖先預先得知了那一夜的事。」指的是離開埃及前的逾越之夜,猶太人當時很喜悅。18:7說期望着「仇人的滅亡」,但這只是舊約時人的思維,耶穌尚未降生,沒有該愛仇人的教訓。作者在18:8祈求上主懲罰仇敵,18:9說:「善人的聖潔子孫,都在暗中獻了祭」所「獻了祭」是指離開埃及前逾越之夜所祭的羊,但為甚麼要在「暗中」進行呢?成千上萬的猶太人一起祭獻怎能「暗中」地進行呢?勿忘記出谷事件的發生早過智慧書的寫成近千年,「暗中」進行只屬傳說,事實上並非暗中。18:9說聖潔子孫「獻了祭」後,便「同心立定了神聖的盟約」,這盟約是天主與梅瑟立的,即離開為奴之家的埃及而獲得自由之約,以民因而成了天主的選民。這預示了耶穌將死在十字架上,傾流祂的聖血,將新而永久的盟約賜給我們。


 


4.     讓我們看看下文,18:12說:仇敵「死了無數的人;以致活人的數目不足以埋葬死人。」相比之下,18:14很美麗:「萬籟俱寂(When peaceful silence lay over all」,著名的聖誕頌歌「Silent Night」的思維乃源於這節,在那神聖之夜,18:15說「你全能的聖言」降下,成為「戰士」,就是這逾越之夜,天主聖言來到埃及殺死他們的首生子女。「全能的聖言」降下,暗示了聖言將降生成人,所不同的是,祂來不是要殺人,而是自己為眾人而死。所以,單看讀經一的內容,意思不夠完滿,而且有點悲觀。18:6-9說要懲罰仇敵,是要鼓勵猶太人不可拜偶像,與本主日的福音的主題相關。


 


B     答唱詠:詠33:1, 12, 18-20, 22


 


1.     33的氣氛十分喜悅,因為所有仇敵都被殺死了,但驟眼看來,這簡直就是幸災樂禍,令人反感,基督降來不是為眾人而犧牲性命嗎?然而,18:14說天主聖言自天而降,祂要作「戰士」,卻為人而死,不但為善人,也為罪人送命。我們感到喜悅,正因為祂這樣無私的犧牲,可惜,讀經一只止於18:9,教友未能得悉下文!


 


2.     答唱詠的上文中,33:4很重要:「因為上主的言語是正直的,祂的一切作為都是忠實的」如果讀經一加入18:14,而答唱詠亦加入33:4-5,所要表達的訊息便很圓滿。33:4說天主聖言是「正直」,33:6說「因天主的一句話,諸天造成」,故33:8呼籲「普世居民畏懼上主」,祂是造物主,會保護我們,聖言降生成人並死在十字架上救贖世人。天主也保護外邦人,這可由猶太人的慶節見到,猶太人每年慶祝逾越節晚宴上,當讀經讀到14:30:「以色列人看見了埃及人的屍首浮在海邊上」,吃晚宴的人會用手指從餐桌上預先準備的鹽水點一滴,放入口中或桌上,在場的拉比會大聲說:「在這一刻,天主也流淚了(「鹽水」所象徵),因為埃及人都是天主的子民。」


 


3.     至於天主對待罪人和義人,33怎樣說呢?33:13-15說造物主天主是全知的,祂看見且留意着我們的言和行。即使如此,並沒有說如果我們犯了罪,祂必會懲罰我們;對於「敬畏祂的人」,33:18說祂會關注,又會「眷顧靠祂仁慈的人。」如果沒有看33:4(「上主的言語是正直」),我們便會認同18:7的話(「仇人的滅亡」),但當我們看了上下文,便知道並非如此。


 


4.     33的時代,究竟人的境況是怎樣的呢?33:20說:「我們的靈魂仰望著上主」,「仰望」一詞意味尚未達至「義人的境界」,故33:22作結說:「上主,求你向我們廣施慈愛,有如我們對你所存的期待


 


 


 


C     讀經二:希11:1-2, 8-19


 


 


 


1.     不是保祿所寫的,因為與其作風和風格不同,但其真正作者則無從稽考。顧名思義,希伯來書自然是寫給希伯來人的,寫給猶太裔的基督徒。在內容上也很配合猶太教的用語,如祭壇、司祭、慶節、逾越節、羔羊等。教會開始時,信友主要都是猶太人。


 


2.     11:1-2強調信德很重要(可算是「信德」的定義),基督徒相信只有一個祭獻,就是加爾瓦略山上的祭獻,以往所祭獻的牛羊或供餅不再需要了。11要告訴人,如果我們「相信」了耶穌,便應信賴祂赦免我們的罪過,不能再依賴過往方式的祭獻。所強調的信德可見於11:4:「因著信德,亞伯爾向天主奉獻了比加音更高貴的祭品;因這信德,亞伯爾被褒揚為義人,因為有天主為衪的供品作證;因這信德,衪雖死了,卻仍發言。亞伯爾加音的祭獻記載於4:3-411:8-19便討論亞巴郎的信德,他所為的,是對天主完全的聽命,沒有堅持要見到真憑實據或保證才接受。


 


 


 


3.     依撒格的祭獻為亞巴郎來說是項極大的考驗,這兒子出世時,亞巴郎已一百歲了,而其妻子撒辣91歲。之前,撒辣還以為自己永遠不育,便提議丈夫與其埃及婢女哈加爾親近,結果誕下了依市瑪耳16)。不料,撒辣一誕下依撒格,便借故趕走哈加爾母子,亞巴郎撒辣的不義卻沒有反對(21)!亞巴郎撒辣剛完成了這麻木不仁的行為,天主竟在22要求亞巴郎依撒格獻為全燔祭」。亞巴郎沒有與天主爭辯為甚麼不早一點叫他作這祭獻,也沒有提醒天主曾許諾「使你極其繁衍,成為一大民族。」(17:6


 


4.  究竟讀經二與讀經一和答唱詠何關呢?讀經一說天主會實現「義人的救援,和仇人的滅亡」(18:7),答唱詠叫義人「向上主踴躍歡呼」(33:1),讀經二又叫我們應懷着信德相信將會發生的事,這樣理解定必產生很多問題,參與本主日的彌撒後,人人都變得很自私了。所以,最重要是看讀經一的下文,18:15表示:「全能的聖言,由天上的王座,如無情的戰士,降到這應毀滅的地上。33:4也強調:「上主的言語是正直的,祂的一切作為都是忠實的11:6續說:「因天主的一句話,諸天造成;因上主的一口氣,萬象生成。」所以11:20叫「我們的靈魂仰望著上主。」總而言之,縱使仍在等待上主的再來,我們相信終能獲賜救恩,這也是福音的教訓。 


 


D     福  音:路12:32-48


 


 1.     11:2-4記載了耶穌教導門徒們如何祈禱,教了他們誦唸天主經。路加所載的天主經只有五個祈求(不同6:9-13的七個祈求),均與大誡命相關(6:4-5:「4以色列!你要聽: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上主。5你當全心、全靈、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11的餘下各節及12全章均詳盡地解釋和應用天主經的教訓。


 


2.     福音在天主經上的應用分成兩段,12:32-34的標題是「真正的寶藏」,內容與11:4a相關,即「寬免我們的罪過,因為我們自己也寬免所有虧負我們的人。」這話教人要「全力」愛主愛人(「全力」即以自己的財富事奉上主。)12:35-48的標題是「醒寤的勸言」,內容與11:4b相關:「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誘惑」不是由於物質或慾念的驅使,而是由於「願意放棄信仰」。


 


3.     福音如何與其餘三篇讀經串聯起來呢?福音教導我們在等待基督再來期間,要以「全力」愛主愛人(好能獲賜「在天上備下取用不盡的寶」:12:33),亦要堅持自己保存對天主信仰的恩賜,就如亞巴郎雅威的完全信賴,又如33:22的禱告:「上主,求你向我們廣施慈愛,有如我們對你所存的期待。>




(丙) 王保誠神父的資料


【你們也應當準備】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你們要束上腰,點著燈;應當如同僕人,等候自己的主人,由婚宴回來,為的是主人來到,一敲門,就立刻給他開門。主人來到時,所遇 見醒寤著的那些僕人,是有福的。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束上腰,請他們入席,自己親自伺候他們。主人二更來也罷,三更來也罷,他所遇見醒寤著的僕人,是有 福的。你們應該明白這一點:如果家主知道盜賊何時要來,決不容許自己的房屋被挖穿。你們也應當準備,因為在你們料想不到的時辰,人子就來了。」
路加福音12:35-40


【路加福音12:35-40分享】
縱使我們不知道盜賊何時來,我們都要醒寤。天主的計劃是上智的安排,當認清天主是我們的唯一,便應表裡合一地善盡愛主愛人的本分。該做的已做妥了,盜賊和主人何時來到,又有何相干呢?祈求主讓我們醒寤祈禱,好好準備天國的來臨。


【Reflection on Lk 12:35-40】
Don't worry doesn't mean don't care. What worthy servants do is be ready at any moment for any need of the master. If the mas-ter tells us exactly what time he's going to show up, then we could take off work until that time came. But, if we don't know when he's going to get home, then we have to stay ready. Staying ready to open the door, keeping those lamps lit--only insiders can do that.


【You Also Must Be Prepared】
Jesus said to his disciples: “Gird your loins and light your lamps and be like servants who await their master’s return from a wedding, ready to open immediately when he comes and knocks. Blessed are those servants whom the master finds vigilant on his arrival. Amen, I say to you, he will gird himself, have the servants re-cline at table, and proceed to wait on them. And should he come in the second or third watch and find them prepared in this way, blessed are those servants. Be sure of this: if the master of the house had known the hour when the thief was coming, he would not have let his house be broken into. You also must be prepared, for at an hour you do not expect, the Son of Man will come.”
Lk 12:35-4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淮鹽荔枝米俐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