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41025星期六)台南七股鹽山


<![if !supportLists]>《甲》<![endif]>景點/行程介紹:


13:00七股鹽山遊覽及品嚐鹹味雪條


14:30到赤崁樓吃台南特色小食


15:40左右遊台南市集


16:40左右登船再次參當地漁棚及鳥。


20:50左右下榻於下榻君鴻國際酒店 85 Sky Tower Hotel


<![if !supportLists]>l  <![endif]>七股鹽山


地址:台南縣七股鄉鹽埕村66


開放時間:9:00am-7:00pm


入場費:不收入場費,但會徵收景區清潔費,每位NT$50(約HK$13)。


電話:(88606 780 0511


網址:cigu.tybio.com.tw


鹽山面積廣大逾二千七百多公頃,是台灣曬鹽場中最大但卻是最年輕的,曾以人工挑、曬鹽方式來生產用鹽,於民國70年代由於此項傳統產業面臨逐漸沒落以及人力老化、工業成本增加的因素台鹽遂以機器來替代部份人工採收的工作,而民生用鹽的高成本也抵不過低價進口鹽,直至今日,鹽山所生產的鹽堆,主要僅用來供應工業用鹽。


回顧七股鹽山


由七股盬場所收成的鹽堆積起的盬山,因為長久以來堆砌如山而得名。「鹽業」在台灣經濟曾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西南沿海地區的重要發展產業,在鹽產量豐盛的曬鹽全盛時期,一望無際的盬田景觀,也是南部民眾心中共同的回憶,台灣鹽業自鄭成功開台以來即開始。走過長達三百多年的台灣鹽業鼎盛時期,七股鹽山從台灣規模最大的傳統曬鹽場到工業用鹽主要生產地,現在的鹽山分為南北兩座的鹽山,南堆主要以機械採收為當地所生產的鹽,而北堆則由澳洲進口,起因為台鹽公司為成本考量,於澳洲、墨西哥等國家設廠產鹽,再運回至國內;在無法與進口鹽長期競爭的壓力之下,台鹽公司遂於2002年關閉曬鹽場,「曬鹽」這項傳統產業也從此劃下句點並正式走入歷史。


<![if !supportLists]>l  <![endif]>「鹽」陣以待﹕小食店供應三種口味的鹽雪條,包括杏仁核桃、蛋黃核桃和烏梅,甜中帶鹹的味道,特別滋味。


<![if !supportLists]>l  <![endif]>台南臺南市是漢人最早在臺灣拓殖的城市之一,自明代中葉即陸續有仰賴海洋維生的漁民、船員甚至海盜倭寇在此定居,經歷過荷治、明鄭、清領及日治時期,1945年後回歸漢人統治。


<![if !supportLists]>l  <![endif]>台南小吃,指臺灣臺南市所具有的街頭飲食文化。台南小吃自成一格,與台北、台中有很多不同之處。


台南著名的小吃不勝枚舉,由於早期人士多半來自中國大陸福建閩南、漳泉廈等地,故小吃亦多半與該地有著極深的淵源,而真正奠基則是於明鄭王朝瓦解後,當時的御廚伙夫散入民間,這些人士為了謀生便將家鄉小吃、宮裡御膳端出來販賣。清領時期則變化不大,直到日治時期日本人帶來了咖啡、布丁、冰淇淋、吐司、巧克力、麵包…等和風洋食文化的觀念,而民國政府渡海來台後,帶入中國各省風格台灣外省人的眷村飲食一脈,像是台南市曾有著名的水交社、二空眷村,眷村美食即是一絕。


我們選出了台南九大必吃特色小吃,來向各位推薦。安平豆花、虱目魚粥、土魠魚羹、阿憨鹹粥、周氏蝦卷…簡直數不勝數,都是能勾起遊客食慾的台南美食!


<![if !supportLists]>《乙》<![endif]>感想及見聞:


初訪台南的朋友,不少都會到七股鹽山一遊,置身雪峰般粗白鹽粒間的感覺,本已教人興奮,加上近年台南銳意重現舊日鹽業風采,鹽山以外,更開發出多個別具「鹹味」觀光熱點,好像台灣鹽博物館,便是個寓教育於娛樂的好玩遊點。


南北朝的“撒鹽空中” 與“未若柳絮”的確可以形容今天的鹽與雪。今天我們所見的景象,雖然不是從天而降的雪,而是在地上的鹽,看上去真的跟雪幾乎一樣,所以鹽和雪真的可以用姊妹來形容她們的關係。


堆積如山的鹽放在地上,很浪費,不過卻造成一個個的山丘,眾多遊人步行上小丘,欣賞鹽山的景致。遊人有的站在山丘頂觀光,有的坐在山腰歇息,加上風和日麗,在日照下的雪丘」顯得更明麗。每個山丘頂皆掛上青天白日旗,在兩岸三地中,能夠懸掛青天白日旗的,就只有台灣了。民主和自由的地方,就擁有表達政治取向的權利,當然也是一種福氣。


拍照不忘登山,馬上把握時間,登上雪丘。登鹽丘的感覺跟登沙丘無異,腳感較為鬆散,快不得。突然頑皮起來,隨手抓起一把鹽,放進口裡,跟一般鹽的鹹味無異。哈哈!!


之後再下山,看看小食亭有什麼食品。真豐富,有鵪鶉蛋,不過可能因為地域上的烹煮各有手法,個體戶都用醃製茶葉蛋的方式來煮鵪鶉蛋,而非像香港一般的做法——用極粗的鹽來炒。如果有香港人在這裡開鵪鶉蛋店,我想他們一定會就地取材,選用這裡的鹽來炒鵪鶉蛋,嘻嘻


除了富有特色的鹹雪條吃之外,也有鵪鶉蛋發售。


小江江在車上時已介紹此處有鹹味雪條(冰棒),我買了古早冰棒(鹹酸甜及杏仁味各一),並且把兩條雪條分別放在左右耳朵旁,扮可愛的人物。放在口中,真的鹹得很滋味,不失原有的鹹酸甜及杏仁味,但也有創新性的鹹味,完全突破傳統的甜雪條口味。


 



這些鹽十分像雪。






鹽和雪真的可令人搞不清,難怪




我們不忘吃蠻有鹹冰棒,它比甜冰棒更好吃:





 在車上玩問答遊戲中了獎,導遊送給我一包鹽,不適合食用,是用來作為祝福擺放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淮鹽荔枝米俐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