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部 風景的介紹
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全長192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除此之外還有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 小小三峽”。這裡兩岸高峰夾峙,港面狹窄曲折,港中灘礁棋布 ,水流洶湧湍急。
李白《三峽》云,「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關處。 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天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怕,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譯文:
在三峽七百里中,兩岸群山相連,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峭壁險峰,擋住了藍天,遮住了陽光,若不在中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上漲,漫沒了低矮的山丘,上下船隻不能通航.如有帝王詔令急需傳達,有時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即可到達江陵,中間一千二百里航程,即使騎快馬,駕疾風,也沒有船快呢!
春冬之時,又是另一番景象,雪人的急流,碧綠的潭水,迥旋著清澈的水波,倒映出景物的影子.高峻的山峰上,長著許多奇怪的柏樹,懸泉瀑布從那裡飛濺下來.水清山高,樹榮草盛,真富情趣!
每到霉後初晴,或霜露清晨,林中清冷,谷底靜寂,常有猿猴在高處拉長聲音啼叫,那啼聲連綿不斷,淒厲異常,從空谷傳出,聽起來悲哀婉轉,很久才能消失.所以漁人傳唱說: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嗚三聲淚沾裳
剪刀峰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634/3878045631_b51cef0359_z.jpg&width=585&height=406)
西陵峽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550/3878810212_ca1eef5a8d_z.jpg&width=583&height=405)
巫峽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635/3878811656_676d08dfda_z.jpg&width=586&height=408)
巫峽的雙龍鎮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520/3878039043_d56ab7b2e1_z.jpg&width=586&height=404)
瞿塘峽的夔門(下兩張)
夔門,又名瞿塘關,兩岸高山凌江夾峙,是長江從四川盆地進入三峽的大門。陳毅元帥曾有詩贊美:“三峽束長江,欲令江流改。誰知破夔門,東流成大海”。夔門兩側的高山,南名“白鹽山”,北曰“赤甲山”,拔地而起,高聳入雲;近江兩岸則壁立如削。夔門“岸崖又壁立”(郭沫若詩),就象巍然屹立在江面上的巨大閘門,山岩上鐫刻著“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
因為奉節古稱夔州,所以叫它夔門,瞿塘峽因此也有“夔峽”之稱。長江劈此一門,浩蕩東瀉,正如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在《長江》一詩中所描寫的:“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咆哮的江流穿過迂回曲折的峽谷,闖過夔門,呼嘯而去。
隨著三峽大壩的建成,夔門水面上升了135米 ,但是水面的上升並沒有影響到夔門的雄奇,比之前更有一番風味。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j.cq.gov.cn/manage/ewebeditor/upfiles/2006-1/200614133737422.jpg&width=437&height=543)
瞿塘峽之西門。陝西端入口處 , 兩岸斷崖壁立 , 高數百丈 , 寬不及百米 , 形同門戶 , 故名。長江上游之水納於此門而入峽 ; 是長江三峽的西大門 , 又名 “ 瞿塘關 ”, 在巍峨壯麗的白帝城下 , 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門戶。峽中水深流急 , 江面最窄處不及 50 米 , 波濤洶湧 , 呼嘯奔騰 , 令人心悸 , 素有 “ 夔門天下雄 ” 之稱。因瞿塘峽地當川東門戶 , 故又別稱夔門。宋陸游《新春感事八首終篇因以自解》詩之四 :“ 憶到夔門正月初 , 竹枝歌舞擁肩輿。 ”
杜甫在另一首詩中寫道 :“ 白帝高為三峽鎮 , 瞿塘險過百牢關 ” 。從白帝城向東 , 便進入長江三峽中最西面的瞿塘峽。它包括風箱峽和錯開峽兩段水峽 , 從白帝城到巫山縣大溪鎮(黛溪鎮) , 全長約 八公里 , 在三峽中最短 , 了最為雄偉險峻。 “ 三峽束長江 , 欲令江流改。誰知破夔門 , 東流成大海 ”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3.nipic.com/20090518/1776779_095605052_2.jpg&width=648&height=484)
大寧河小三峽(下三張)
大寧河小三峽即為著名的巫山小三峽。大寧河發源於陝西省平利縣的中南山 , 流經崇山峻嶺和大小峽谷 , 一路容納百川清流 , 穿過巫溪、巫山之間的雲崖險峰 , 注入巫峽西口的浩浩長江。大寧河千姿百態 , 神秘莫測 , 過去長期隱匿無聲 , 近年由於中國旅遊事業的發展 , 它初露真容 , 即一鳴驚人。有人贊頌它 “ 不是三峽 , 勝似三峽 ”,“ 神矣絕矣 , 嘆為觀止矣 ” 。
大寧河小三峽是龍門峽、鐵棺峽和滴翠峽的統稱 , 它是大寧河風景的精華所在。小三峽南起巫山縣 , 北至大昌古城 , 全長約 60 公里。
小三峽的入口段:龍門峽(有橋者)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586/3878815010_c5970b51c1_z.jpg&width=585&height=406)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514/3878085715_a8e3637b0c_z.jpg&width=588&height=389)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419/3878830716_96a6bbb76d_z.jpg&width=584&height=407)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440/3878839172_2ca377ed03_z.jpg&width=586&height=407)
巴霧峽:谷長二十里,有許多奇形怪狀的鐘乳石在高聳入雲的絕壁裡,隱約可見一具收音機般大的黑色船形棺材,像是鐵棺材,所以巴霧峽又叫鐵棺峽。懸棺距今約2000多年的戰國時代,居住此處的濮族人的風俗死後懸棺,棺木懸葬在岩穴中,稱為「岩棺葬」。
由於岩穴中遮蔽雨,地勢又高,而且乾燥,所以棺木放置這麼多年並無腐爛。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5.static.flickr.com/4073/4885656550_e1ed1882a4_z.jpg&width=587&height=397)
萬縣市(Wanxian Shi)為長江沿岸十大港口之一,萬縣地區轄市和行署駐地,位於四川盆地東部,瀕臨長江三峽,有“川東門戶”之稱。面積3457平方公里,1998年末總人口165萬。市境山巒起伏,丘陵交錯,街道樓房背山面江,故又稱“江城”。1915年日、英兩國於此設立海關。1928年設市。萬縣及其附近山地丘陵。
萬縣為曾經存在的一個地級市,與1997年併入重慶市。其廣義上指重慶市直轄以前萬州區(城區)、梁平縣、開縣、奉節縣、巫山縣、雲陽縣、城口縣、巫溪縣、忠縣等8縣的名稱,狹義僅指原萬縣市的市轄3區,即現重慶市萬州區的地域,位於現在重慶市東北部。
忠縣石寶寨(下二張)
石寶寨位於重慶忠縣境內長江北岸邊 , 距忠縣城 45 公里 。此處臨江有一俯高十多丈 , 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 , 相傳為女媧補天所遺的一尊五彩石 , 故稱 “ 石寶 ” 。此石形如玉印 , 又名 “ 玉印山 ” 。明末譚宏起義 , 據此為寨 ,“ 石寶寨 ” 名由此而來。
石寶寨塔樓倚玉印山修建 , 依山聳勢 , 飛檐展翼 , 造型十分奇異。整個建築由寨門、寨身、閣樓組成 , 共 12 層 , 高 56 米 , 全系木質結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 , 經康熙、乾隆年間修建完善。原建 9 層 , 隱含 “ 九重天 ” 之意。頂上 3 層為 1956 年修補建築時所建 , 石寶寨也是中國目前僅存的幾座木結構建築之一,被稱 “ 世界八大奇異建築 ” 。
寨內有三組雕塑群像 , 其一為巴蔓子刎首保城的故事 , 其二為張飛義釋嚴顏的三國故事 , 其三為巾幗英雄秦良玉的故事。寨頂有古剎一座 , 名 “ 蘭若殿 ”; 寨下有古樸雅致的石寶街。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549/3878861934_ca1bbb3579.jpg&width=639&height=425)
大足石刻(下三張)
大足石刻(The Dazu Rock Carvings),是唐末、宋初時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寶頂山摩崖造像最為著名,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北山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長約三百多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造像最初開鑿于晚唐景福元年(西元892年),歷經後樑、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歷時250多年。現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中的優秀代表。
寶頂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公里處,建於南宋淳熙六年(西元1179年)至南宋淳佑九年(1249年)。寶頂山石刻以聖壽寺為中心,包括大佛灣、小佛灣等13處造像群,共有摩崖造像近萬尊,題材主要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為主,整個造像群宛若一處大型的佛教勝地,展現了宋代(西元960~1278年)石刻藝術的精華。其中的“釋迦牟尼涅磐圖”佛像長約31米,目前是我國最大的石刻半身臥佛,雕刻技藝精湛,線條柔美圓滑,曲眉豐頰的面容和碩壯豐滿的軀體給人一種典雅崇高、雄渾寬厚的神韻和恢宏的氣勢。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620/3878070383_19c37ded69_z.jpg&width=588&height=400)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www.sach.gov.cn/publishcenter/upload_center/article/wp1778.jpg)
行程最後兩天:重慶
重慶市簡稱渝,屹立在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她,自古就是西南重镇。宋光宗皇帝,先封恭王,后继承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位於我國西南腹地。面積8.24萬平方公里,人口 30-40萬。全市轄13區、4縣級市、18縣和5民族自治縣。為我國中央直轄市。
全市地勢起伏不平,山脈綿延,丘陵廣布,僅河谷地區有少量平壩。華鑾山、大巴山等山脈縱橫于西、北兩面,東南市境地處武陵山區。長江自西南向東北流貫過境,嘉陵江、烏江、泰江、涪江等為長江重要支流。 本市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冬暖夏熱,雨季較長。河谷地區多連晴高溫,重慶市區為我國著名的“火爐”之一。
住宿:
揚子江假日酒店是一家四星級酒店,酒店位於南坪經濟技術開發區,可俯瞰聞名中外的揚子江。酒店擁有379間設備完善,高雅舒適的客房,其中包括68間套房,客房內備有國際衛星電視,閉路電視,家庭電影頻道等。酒店的商務中心提供全套文秘,通訊服務。
乙部 在下的遊歷 當年在下於 七月廿七日 中午上船,船名為長江之星,乃當時相當於三星級酒店格局的遊覽船隻。(請參看:癸酉年西曆7月24日至7月27日到長江三峽 (湖北段))我還記得那天烈日當空,故眾人皆汗流浹背,但大家都開開心心地進入豪華的遊船休息。 船上有多名工作人員,包括講解在內。 這個行程可以到忠縣石寶寨和大寧河小三峽(由滴翠峽、巴霧峽與龍門峽組成)是我們最寶貴的經歷,不過天大的遺憾是我們於晚上才經過有險要見稱的西陵峽,所以連帶白帝城和天下雄偉的夔門。 這個行程的另外一大特色是可以在重要的景點下船欣賞風景,如巫峽市墟、忠縣石寶寨和大寧河。 大寧河真是三峽中的三峽,山勢險峻,樹木茂盛,江水完全沒有污染,加上小石舖在江邊,一如像繁星般的珍珠覆蓋在嫩綠的織錦,迷人之極。其中有一處水簾洞的景匿區,活像孫悟空的水簾洞。這個青山綠水的風景畫廊,有「不是三峽卻似勝三峽的感覺」。這樣迷人的風景,事隔多年仍留在腦海之中。而船夫等工作人員的付出,更為眾人感謝。 忠縣的石寶寨,是大型的盆景。她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島城鎮,島的下方有一座樓梯直通碼頭。我當天登上該寨時,有世外桃源的感覺。她是一小島,跟陸地有距離,地理上自成一角。進去以後,很有復古的格局,那些羊腸小徑活像回復古代的模樣。至於羊腸小徑的商店,大都是賣該地的特產──腐乳。現在由於大壩已建成,那條直上該寨的樓梯可能已被大水淹沒了。其實建大壩的不良影響遠遠大於從前。 小三峽不同的景點就有不同的地陪講解。他們的普通話較少四川口音,反之忠縣石寶寨的四眼年捐女導遊說的話我明白的很少。態度最佳的是重慶市但祖籍河北的男導遊和萬縣的 孫 先生。前者由我們在長江之星上岸起至機場送客回程跟得足,而且和藹可親,娓娓道來四川人的飲食習慣和風景介紹。後者讓我感覺他很尊重自己的導遊身分,臭銅味較少。我分拆小費給他時,他居然覺得很愕然,報以驚喜的微笑。小三峽的地陪講解詳盡,但主動索取小費。 由於行程和個人經歷豐富,所以較後時間仍會有所補充,密切留意,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