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黃秋生




拼音:huáng qiū shēng




英文:Anthony WongAnthony Perry




同義詞條:Anthony Wong




   著名香港藝人,父親為駐港英籍公務員,母親爲香港人,是中英混血兒。曾穫1993年和1998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




成長經歷




  童年黄秋生大器晚成,28歲時才在香港演藝圈正式出道。在這之前的人生經歷,他自嘲爲“好熱鬧”。




  黄秋生生於1962年,是私生子。母親是女傭,祖籍廣東江門。抗戰時,黄秋生的外公被日本人害死,母親和外婆就一路逃難輾轉到香港。而黄秋生的父親則是當時英國派駐香港的港英政府高官,任職政府物料供應處。4歲時,父親抛棄他們,母子二人相依爲命,生活困窘,顛沛流離,在灣仔地區搬來搬去。





  之後,母親再婚,黄秋生與繼父關係不好。六歲時他入寄宿學校,就讀經歷亦不愉快,曾因混血遭人欺負,曾因年紀太小未穿底褲而被老師責令赤裸罰站,也曾因反抗而遭老師關進屋子毒打。十幾歲時,他就已學會打架保護自己。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經濟處於起飛前夜,制造業正在崛起,市民生活仍異常艱辛。黄秋生的母親同大多數香港人一起,爲生存疲於奔命,白天黑夜一人兼做好幾份工。





   黄秋生十二歲那年,母親曾在一個南越駐港的領事家里做女傭,“我媽早上三點起床一直幹到晚上十一二點,一星期後腿就腫起來了。我婆婆叫她不要再做了,不 然一定會死掉。我就和我媽去那家拿行李,工資都不敢要,當然他們也不會給。我們是不能走正門的,我和媽媽就坐在後門樓梯上等他們給開門,按門鈴明知道里面 有人,但就是不開。坐了兩個小時後,後門開了一個縫,行李被丟出來,然後門就被關上了,就好像打發乞丐一樣。我媽哭了,我讓她不要哭,拿起行李就帶着我媽 回家。”20076月的一天,黄秋生平靜地向記者回憶着這段刻骨銘心的往事。如他所言,他過早地領略了人生的殘酷與荒謬。





  黄秋生長籲短歎地自嘲道,自己的故事都可以拍成一部電影,且“超級地值回票價”:“單親家庭,被父親遺棄,以父親爲恥。中英混血然後家里好窮,哇,好精彩呀,我就差是個同性戀,就完美了!”






  “我和劉德華也是很好的朋友。”黄秋生坦言很佩服劉德華,“真的,他是個很敬業的人,從外貌、演技、歌藝各方面來衡量,他都是個傑出的藝人。”




星路曆程







代表作:《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




  黄秋生是在1983年入讀香港亞洲電視演員訓練班而出道。當時他不過是配角演員,知名度不高,惟憑着在電視台之演出經驗,1985年再入讀香港演藝學院一年,畢業後才再加入無線電視。





  在無線時代黄秋生已是一線演員,曾演出過多部電視劇,包括《小小大丈夫》、《午夜太陽》、《特警90》等等。而在無線黄秋生認識了不少合作夥伴,包括當時爲監制的杜琪峰、演員劉青雲吳鎮宇等等。這幾人都對日後黄秋生轉戰電影界有很大影響,蓋因日後黄秋生不少電影都是與這三人合作。





  黄秋生是於九十年代投身電影界。但這段期間他隻能接拍一些低成本制作,包括了一些豔情電影。好似他有一部《聊齋豔譚續集:五通神》,里面黄秋生曾全裸拍攝情欲做愛鏡頭。而他最受人熟悉的是1993年《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那片子爲黄秋生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這樣他才開始出名。




  黄秋生自從影以來先後穫得共6個香港電影影帝獎,其中兩個影帝獎是香港電影金像獎。可是黄秋生卻每次都是飾演一些「變態佬」和反派角色,使黄秋生在觀眾眼中有個不大好的印象。好似《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他就是靠飾演變態殺人犯而做影帝。接著他在《伊波拉病毒》黄秋生又是重複《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的變態殺手角色。而他又常常以驚人的言論作出批評,例如他曾說過「當影帝會壞足三年」,又說過香港娛樂新聞記者八成都是文盲,又自嘲自己是「爛片出身的影帝」。







  代表作:《無間道》




  隨着九十年代末港產片不景氣,黄秋生改而在大陸和其他地方接拍片集,使他逐漸擺脱了過去「變態佬」的影子。好似2003年黄秋生在《無間道》一片里飾演性格正直的警官而大穫好評,贏得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2005年黄秋生更憑着《頭文字D》飾演藤原文太再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黄秋生早年就讀則仁中心學校(一所群育學校,專爲具學習障礙、過度活躍、情緒行爲問題而設的特殊學校。透過剪裁的課程、個别輔導和個人及社化課程讓學生 重新學習,懂得與人相處,重新建立應有的學習態度),曾隨陳秀中師傅習大聖劈掛(猴拳),功夫了得,更是香港影壇少有的全面實力派演員,先後贏得兩屆香港 電影金像獎的影帝殊榮。 1993年《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中形神兼備的演出令人懾服,其後於1998年《野獸刑警》中的表現再次穫得獎項肯定,其精湛演技不容置疑。




 




   黄秋生是香港影壇的一個異類,在香港這樣的商業土壤中能夠誕生這樣一位全面的實力派人物,是非常令人慶幸的。他是那種你隻要給他一個上檔次的劇本,他就 能做到征服人心的鬼才。 1993年【人肉叉燒包】中精彩絕倫、神形兼備的變態演出讓人至今心驚膽寒,他成了華人世界的霍普金斯1998年他在【野獸刑警】的表演達到無我境界,再次博得金像獎影帝殊榮。 黄秋生由於接片過多,所以他的作品中難免摻雜着大量水准不高的劣作,但他本人認爲這些電影隻是用來混口飯吃,導演隻要把他的造型搞好就足夠了。而與陳嘉上杜琪峰這些大導演合作時,他卻會反複按導演的安排來設計表演方式,以達到最完美的程度。有人說假如想從香港找一位可以演話劇【茶館】的演員,那麼這個人就是黄秋生。




社會評價




一句話評價




   黃秋生,一個頗為“草根”的名字,一張亦正亦邪的臉,目光如電亦如劍,仿佛隨時都可能噴出熊熊烈焰來;黃秋生,香港影壇一個不老的異數,配角鑄就的戲 精,爛片起家的影帝;黃秋生,一個對事業狂熱追求又無比妥協的矛盾體,嘴上說的是為了生活接戲沒有原則,而內心深處又在不停想像和向往着演戲的最高境 界……




《黄秋生:最毒的不是我的嘴 是我的思想》——南方人物周刊




  2010510,北京,拍照時黄秋生不肯摘掉墨鏡,他說“不用搞什麼表情,這就是我的招牌”




 




  1993,5,香港銅鑼灣街頭掛着一幅巨大的電影海報——《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海報上的黄秋生穿着帶血的T,面無表情坐在兩籠熱氣騰騰的叉燒包中間。兩籠人肉餡的叉燒包。




 




  看過黄秋生面帶笑容剁斬人肉,熟練地包着人肉叉燒包,你可能會覺得這個世界萬分凶險,而一切與肉有關的食物都很可疑。




 




  這一年,香港市面上沒有叉燒包供應。影片公映後,很多人戒了叉燒包。




 




  《人肉叉燒包》大賣,出乎所有主創的意料,他們不看好此片的很大一個原因是——主角黄秋生當時隻是一個小演員。




 




   黄秋生對他演藝學院畢業後簽下的第一個電影合約記憶猶新,那上面寫着“特約演員”幾個字。“特約演員”,俗稱跑龍套,有台詞,一天4000港幣。“我看 '特約’兩個字心里面很難受,想想4000,拿了吧,簽名,走……簽名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有一天我會是影帝的。”




 




  誰也沒想到,《人肉叉燒包》會成就這個小演員的影帝之夢。更令人驚奇的是,他成了香港金像獎歷史上第一個靠三級片摘得影帝桂冠的人。那一年,32歲。




 




   很多人認爲《人肉叉燒包》是黄秋生的代表作,他本人卻非常討厭這部電影。《人肉叉燒包》之後,黄秋生連着演了幾年的變態狂,最後得了抑鬱症。“那時候跟 我媽一起住,住的地方樓層很高,有一個玻璃頂,每天我睡到中午才醒,睜開眼睛就能看到鷹在飛。我就想:跳下去吧。跳下去我媽怎麼辦?”然後他就開始摺磨邱禮濤(《人肉叉燒包》導演),打電話給他,“我今天就想死。”“你沒事的,你很強的,明天就會沒事了。”果然第二天沒事,而且過得很開心。第三天,想死的念頭又冒了出來,又給邱禮濤打電話。這樣的電話每個禮拜要打3次。這種狀態持續了3年。




 




  “直到38,才徹底走出《人肉叉燒包》帶給我的陰影與表演上的限制。”







  語調一轉,黄秋生一臉不吝地說:“其實抑鬱也沒有什麼大不了,我覺得人的心和身體一樣,也需要休息。該低沉的時候低沉一下,就是一種休息。誰能一直那麼昂颺地活着啊?休息完畢,就可以繼續爲非作歹,拍戲罵人了。”





 





  全香港最毒的嘴









  拍戲,罵人,是黄秋生生命中很重要的兩件事。這個有着全香港最突出面孔的人,還有一張被視爲全香港最毒的嘴。





 





  問他,平常聽黎明 歌嗎?他會一臉無辜地說:“真的很抱歉,我聽沒幾分鍾,就會開始頭痛,然後身體變得很熱很熱,然後很想尖叫,如果這時候有什麼人剛好過來,我就會發神經想 動手打人。他們的音樂沒有變化,一直喔咿喔咿,好像有隻蒼蠅在你旁邊飛。歌詞都是那些我想着你啊你想着我啊,重複又重複,每首都一樣。”





 





  談起緋聞女友,他毫不猶豫地表態,“她的腦袋是全新的沒用過的。我喜歡像張艾嘉胡茵夢那般高貴、有氣質、有味道、有智慧的女人。”





 





  對於大導演吳宇森陳凱歌的某些作品,他拿起來就批,連個小彎兒都不拐,連個緩沖的詞兒都沒有。





 





  至於後輩,批起來更是劈頭蓋臉,餘文樂長得帥,但沒有内容,不知有什麼特質”。對此評價,餘文樂也隻能低聲嘀咕:他也20幾歲過啊。





 





   這個“老憤青”滿嘴真話肆意噴出,驚愕得那些聽他放炮的人都想捂住他的嘴。“給人留顏面”是謊話最好的溫床,成人世界,誰經得起這麼真呢。因爲說的話太 ,有一段時間,每個人都覺得他經常說謊。“人生有限,時間不多,花那麼多時間拐彎抹角,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何必呢!如果我得罪的是給我飯吃的 ,會有問題。如果我得罪的那些人根本不會給我飯吃,那就無所謂了。”





 





  秋生啊,你不要那麼硬,那麼臭脾氣





 





  黄秋生不怕得罪人的性格在香港演藝學院上學時就已初見端倪。





   演藝學院剛開始沒有學生會,學生有事情需要解決,跟校方溝通時經常出現問題,黄秋生和同學商量要成立學生會。去跟院長談的時候,誰都不說話。看到這種情 ,黄秋生第一個站出來跟院長提要求,其他同學紛紛表示同意。院長的臉馬上黑了下來。要知道,黄秋生在學校里是院長、老師都寵愛的學生,院長怎麼也沒想到 他會帶頭鬧事。





 





  黄秋生讓院長意外的事遠不止這一件。有一次,爲了半價早餐,他被人向院長投訴。





 





  學校餐廳的早餐10點之前是半價,一般超過四五分鍾也會按半價賣給學生。有一天黄秋生10:05去買早餐,眼瞅着一個同學在他前面買了半價的,到他時,老板突然說:“已經過鍾,不能半價了。”





 





  “我剛才看到你賣給他了,那也得賣給我啊,學生沒錢啊。”





 





  “不行不行,已經過鍾了。”





 





  黄秋生惱了,“你的鍾過5分鍾,我的手表還沒過呢,你的鍾是錯的。”說完就去調餐廳的鍾。





 





  一個很疼他的老師說,“秋生啊,你爲什麼要爲這些無聊的事情影響你的藝術生命呢?你不要那麼硬,那麼臭脾氣。”





 





  “我經常跟孩子講,男人就是個戰士,要時刻准備戰鬥。”黄秋生說自己身上有個盔甲,這盔甲是隨着時間一塊一塊貼上去的,要到死了的時候才可以卸下。





 





  出道30,300多個角色,配角居多,大部分是爛片





 





  黄秋生活得自在、自傲的同時也自嘲。





 





  他說自己是爛片之王,不是普通的爛片,200萬小投資、七八天拍完的爛片中的爛片,“導演編劇演員無一不爛!





 





  黄秋生自信,對爛片,他最有發言權。“爛片有很多種,每種我都演過。所以一部電影,我說是爛片,一定是爛片。連吳宇森都拍爛片。”





 





  人們不得不服的是,每一個爛角色他都演得無可挑剔。





 





  出道近30,演過300多個角色,配角居多,而且大部分是爛片。他也曾爲此失落。





 





  2001,香港國際電影節爲3位演員做了回顧展:秋生劉青雲吳鎮宇。這3個香港演藝圈的中堅人物私交甚篤。放映期間,看着兩個好朋友的片子,部部平頭正臉的,自己參演的片子大多屬於三級片,黄秋生有些坐不住了,“真希望快點結束放映。”





 





  現在,他就像從來沒那麼想過一樣:電影爛不爛無所謂,隻要我演的角色好,對我來說就是一部好片。假如我沒拍過那些爛片,今天根本就不可能有那麼多人認識我。這種機會不是每個演員都有的。





 





  對於劉青雲、吳鎮宇兩個死黨,黄秋生是真心地欣賞。





 





  “劉青雲是郭靖,演的大多是正面角色,大智若愚。他是個很gentleman的人,不太講話,其實有很大的智慧,絕頂聰明。看起來悶悶的,其實心里火比我還大。





 





  “吳鎮宇是黄藥師,純粹的邪派高手。他比我還瘋,我佩服他的天馬行空。我們很多想法相似,他有時替我說出我沒有說的話,做我沒有做的事,有他在,我總是很鎮靜。





 





  “我是丘處機,内功高手,可以正也可以邪。”





 





  “丘處機”年輕時最無法忍受的就是别人說他演技不好,“因爲那個時候演技真的不好”。偏偏亞洲電視有一個導演經常跟人說“不要用黄秋生,他沒有演技,沒有希望”。





 





  “我是新人,我演技不好,你要給我機會,不要到處講不要用他嘛。誰好啊?沒有一個新人是好的。那些漂亮女孩子你就給她機會,所以她有機會,我沒有機會。”





 





  黄秋生說,如果把自己的人生拍成電影,第一個鏡頭應該是父親上飛機走掉的情景。





 





  騙子才去玩抽象





 





  人物周刊:你覺得演戲是有意義的事嗎?





 





  黄秋生:,非常有意義。這個問題我想了好久,可以肯定告訴你,有。我們賣的是夢,人需要的就是夢。我們人類所有的文明都是建立在夢上面的,所以我們這個行業是非常重要的。





 





  人物周刊:你怎麼看有些導演邊做夢邊說教?





 





  黄秋生:說教的導演沒人看,不會說教的導演膚淺。我在倫敦學習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不要經常說教,偶爾說一兩句就對了。你一開始就說尼采、黑格爾,誰要聽啊大哥?都睡着了。先講一個好聽的故事,里面偶爾有一兩句說教,回過頭來接着講故事,這就對了。





 





  人物周刊:你曾說,一直在跟自己抗爭,現在呢?





 





   黄秋生:還在抗爭,減肥呀。我喜歡吃,太喜歡吃了,我要抗爭到底。我是很懶惰的一個人,我要和我的惰性抗爭。我要繼續努力,把我的藝術呈現出來,我要把 所有我得到的回饋給社會。很偉大吧。()有很多人40歲開始中年危機;50,累了,退休了;60,快死了。我高興的就是我找到了目標。之前我就是要賺 ,要拿獎,要讀書,我要學很多很多。現在我是要把我知道、我得到的力量回饋給社會。要快快快,沒有時間了。





 





  人物周刊:哪部戲是你的代表作?





 





  黄秋生:我的代表作在舞台上。1986年我在演藝學院上學時演過一部《大鼻子情聖》(根據法國戲劇家埃德蒙·羅斯丹的名劇《西哈諾··貝熱拉克 改編),這部戲的制作費是20,當時社會上的反響說學生不應該有那麼多的制作費,浪費。公演穫得很大的成功,法國文化協會寫信到學校表颺,特别是黄秋 生。當時很多專業演員(現在是好朋友了)很感動,跑到後台抱着我哭,“我現在知道什麼叫演戲了。”演完之後,當初罵學院說浪費的評論家又說“值”。這種演 出讓整個學校被社會接受,那部戲直到現在,在學校里面還被作爲教材用。演藝學院上學那3,幾乎每一個大戲都是我主演,連續3年都是最佳男主角,獎項一大 堆。





 





  5年前,我排了一部英國的戲,《家庭作業》。有一次,我演得很好,那些影評人、劇評人來看,居然 沒有反應,我出來謝幕的時候,看着他們,心里想,“哼,你們算是觀眾?”冷笑後轉頭就走。來看戲你們在分析,分析這個戲怎麼樣怎麼樣,我感受得到他們那種 討厭的態度。你喜歡就鼓掌,演員要的就是一個掌聲,要的就是一個鼓勵,你們明明知道是好的,爲什麼要這樣反應?演戲是要打動你的心,你把心都關起來,它怎 麼打動你啊?你在那兒分析個屁呀,最重要的是把心打開。





 





  人物周刊:林奕華在内地很有市場,你看過他的話劇嗎?





 





   黄秋生:我在演藝學院上學的時候就跟他開罵了。有一次他在舞蹈學院搞了一個小小的表演研討會,我去看,幾個學院,分别有人表演芭蕾舞、中國舞、現代舞, 輪到他的劇團表演時,幾個小朋友出來放些音樂隨便跳了跳,跳完之後大家研討。我就發問,“你這個是藝術啊?”他說,“每個人都有權利去表演他自己的藝 術。”我說,“你這樣的藝術我看不見技巧啊。收我20,我爲什麼要來看你這樣跳?我爲什麼不回家照着鏡子自己亂跳?你這樣是藝術嗎?表演什麼東西給我 看?我明天發明一個石頭舞(做石頭狀,扭動幾下),這樣可以嗎?”他說,“可以呀。”“那我沒有問題了。”第二天他在報紙上寫了一大段理論,講了德國舞蹈 家皮娜·鮑什,我看完之後心想,“真是神經病啊,你把自己跟皮娜·鮑什相提並論啊?她怎麼樣,你就可以怎麼樣?我看過皮娜·鮑什的表演,她舞台的設計美不 勝收啊。你那是什麼表演啊?你把自己當作皮娜·鮑什,我當我自己是莎士比亞,簡直就是藝術界的無恥之徒。”我那時是這樣想的,我現在跟他沒有什麼關係, 現在人家搞了那麼多的戲我沒看,沒有資格評論,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有些所謂的藝術家搞的就是這 ,把你悶死。你看不懂?你看不懂就是你水平不夠,你看不懂我就是藝術家。最容易的騙子就是玩抽象。其實他是一個生意人,他是包裝藝術家。内地很多人都是 要充藝術家,充懂藝術。你看很多土包子喝紅酒時加糖、加雪碧,這樣他們還要告訴人家我喝的是紅酒,我抽的是雪茄,我看的是英語雜志——倒過來看的。一堆這 樣的人。





 





  從小就有挫敗感





 





  人物周刊:你什麼時候有過挫敗感?





 





   黄秋生:我一直以來就有,從小就有很多挫敗感。我真的可以說我的整個成長過程就是一部奮鬥史,包括我的人格,包括我的命運,我是怎樣從一個小學畢業生變 成現在演藝學院院士的。從小我媽就希望我讀書,但我小學畢業後一直在工作,直到進了香港演藝學院才真正讀書。真是想不到,最後我會成爲院士。





 





  人物周刊:經濟狀況最差的時候什麼樣?





 





   黄秋生:,窮得不得了啊。我媽有肺病,我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後來她再結婚就是爲了養我。我那時候沒學曆,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又反叛。雖然愛看書,知道 的東西比同年紀十幾歲的人多,可不等於說我學曆比他們高,他們中學畢業後可以找一份很普通的工作,我中學都沒畢業,找不到工作。23歲去了演藝學院,那幾 年是最好的了,我一直逼自己,因爲我愛這個行業,這個工作,學校老師都講英語,一定要不停地學,其他同學學曆都很高,我一定要跟人家去比較,, 一直在追。





 





  人物周刊:童年時的惡夢或者陰影還有哪些在影響你?





 





  黄秋生:沒有了,真的沒有了,連做夢我媽死都很少了。以前經常做的惡夢——裸體回不去家、母親死了、挨打後打不回去,都沒有了,現在通常在夢里會把人打死。





 





  人物周刊:你把當年拍三級片的經歷稱爲心理治療,現在如果有一部戲需要這種……





 





   黄秋生:(打斷),做不了了我,我現在在他(經紀人)面前換褲子都不舒服。其實我從小的個性就很害羞,天生的。小時候放我在凳子上面,把我的鞋子拿 ,我絕不會光着腳踩在地上去拿鞋,覺得髒。後來因爲家庭窮,讀寄讀學校,什麼垃圾也放嘴巴里面,什麼亂七八糟環境也睡,不洗澡,這些都是後天培養的。我 在家里換衣服要背着我老婆的。





 





  人物周刊:完成這種心理治療後,你又拍過裸戲嗎?





 





  黄秋生:有過,還拍過王晶的那些戲,後來我告訴他我不裸了,讓女孩子裸吧,反正你們都要看女孩子,誰要看一個大肥佬裸體呀?





 





  我喜歡戰士,我有英雄情結





 





  人物周刊:你在《太陽照常升起》里演一個解放後從南洋回國的老師,對自己的表演滿意嗎?





 





  黄秋生:那時剛解放,很多留學生從南洋、美國、香港回到大陸,薑文有當時的照片,我看了之後都嚇了一跳,原來那麼洋化,那麼開放,那麼好。我覺得我自己演得很好。





 





  人物周刊:薑文很了解你嗎?





 





  黄秋生:我也不清楚,反正就是有點感覺,大家有某種東西很接近。他的風格,他的視野,我比較欣賞,比較理解。他不需要了解我,他了解他自己就了解我了。我還非常喜歡魯迅,他對我影響很大。





 





  人物周刊:你所欣賞的人——毛澤東、魯迅、薑文,身上都有戰士的特質。





 





  黄秋生:,我喜歡戰士。我喜歡的歷史人物也是戰士,我還喜歡亞曆山大、成吉思汗、貝多芬。崇拜英雄,有英雄情結。





 





  人物周刊:你說薑文是中國惟一保持自己狀態的藝術家。





 





  黄秋生:他真的是。最近他拍的《讓子彈飛》我沒看,可能又不一樣了。窮久了,就拍一個商業的,真的沒所謂。後面你再拍你自己的電影,走你自己的路。





 





  人物周刊:你對好萊塢大片怎麼看呢?





 





  黄秋生:什麼大片!大爛片!都是垃圾!





 





  人物周刊:如果他們來找你,你會接受嗎?





 





  黄秋生:有錢就拍啊。我拍那個《木乃伊3,制作很大啊,出來變得很爛。





 





  人物周刊:你對奧斯卡向往嗎?





 





  黄秋生:奧斯卡沒拿過,給我我會要,這是我入行的時候答應我媽的。現在有一個替代品,剛入行的時候去美國旅行,買了一個奧斯卡獎杯模型。等我拿一個真的回來,就放在旁邊,一個大的一個小的。





 





  怎麼中國人說我是老外,到了英國,人家又說我不是老外?





 





  人物周刊:你一直說要過自由的人生,怎樣才算是你所說的自由的人生?





 





   黄秋生:其實很多時候你不自由是因爲你自己的概念把你困在一個不自由的狀態。有的時候跟人談起潛規則的那些女孩子:第一,其實不是她旁邊有潛規則,是她 自己認爲有潛規則;第二,她也認同這個潛規則;第三,她又進去這個潛規則。這個潛規則不是人家給你的,是你自己給自己的,你自己沒有這個潛規則, 這個潛規則就沒有。





 





  人物周刊:現在還有什麼事情困擾你嗎?





 





   黄秋生:困擾我的就是那個不專業的環境,還有在現場人不尊重人,我最看不顺眼的就是這個。如果一個人生活的世界永遠就是我自己好就算了的話,那沒什麼意 思——旁邊有強奸我不管,反正不是我老婆;旁邊有搶劫我不管,反正不是搶我,到最後就搶你了。用置身事外的態度生活的人,到最後他就會受到傷害, 他是用默認的行爲去讚同這種不應該發生的行爲。





 





  人物周刊:現在還有自卑感嗎?





 





  黄秋生:沒有了。以前别人叫我雜種我就打,後來有一個好朋友他也是混血,他說實際上人家說雜種就是一種稱呼而已,對你沒有什麼態度,我就接受了。後來我爸呀,我的背景啊,我的過去啊,一步一步都過關了。





 





  人物周刊:你的人生一直在過關。





 





   黄秋生:,我的人生一直在過關。以前會覺得自己沒有學問,沒有學位,不會英語,每個人都以爲我的英語很好,年輕的時候人家跟我講英語,我臉紅得不得 ,一句都不會。慢慢學,會講了又不敢講,怕發音不正確,後來在英國的時候過關了。我真的去英國尋根了,“我是誰,怎麼中國人說我是老外,到了英國之後, 人家說我不是老外?”我經常問人,“你說我是什麼?”人家說,“你也不是中國人,你是哪里來的?”後來就發現,我根本就混血嘛,尋什麼?根本都在。佛教說 你的心在哪兒?心在里面嘛,一直都在。這個世界根本沒有變,變的是你自己。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你心在動。





   人物周刊:你喜歡節日嗎?





 黃秋生:有些人生日喜歡去餐廳,找幾個女孩子陪着插蠟燭,我覺得他們很悲慘,沒有小孩幫你插,沒有親人幫你插,沒有母親幫你插,要幾個不認識的人陪着插 蠟燭,然後給你唱happy birthday to you,你還在笑,非常悲哀。有的時候在餐廳吃飯,會看到旁邊又來一個這樣的笨蛋。





聖誕節也沒什麼意義,我看到有人聖誕節就去找女人喝醉,睡大覺。再不就晚上出去男的找女的,女的找男的搞在一起。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