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過中國文學自先秦起至清代,專講鶼鰈情深的作品真的寥寥無幾:
先秦文學主要的作品都是歷史散文和哲理散文。前者有《尚書》、《春秋》、《國語》、《左傳》和《戰國策》;後者則有:《論語》、《墨子》、《孟子》、《莊子》、《老子》。此等作品絕大部分均是嚴肅的題材,當然沒有兒女私情的著作。
《詩經》中的情愛詩涉及到愛情的酸酸甜甜:有寫幽會親昵的《邶風•靜女》,有寫情侶春遊的歡快的《鄭風•溱洧》,有寫兩情野合歡娛的《召南•野有死麕》,有寫飽含思念的《王風•采葛》,有寫情女想情郎的《鄭風•子衿》,有寫情侶鬧彆扭的《鄭風•狡童》,有寫意中人不可求空餘恨的《周南•漢廣》,有寫表現意中人難以親近的《秦風•蒹葭》,有寫失戀苦澀的《召南•江有汜》,有寫遭到家長干涉的《鄭風•將仲子》,還有反抗家長干涉的《王風•大車》。從以上的這些列舉中我們可以看出,《詩經》中的愛情詩廣泛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男女愛情生活的幸福快樂與挫折痛哭。反映當時的時代對愛情有束縛。可惜的也是鮮有提及夫妻之情。
唐詩寫愛情的作品也不少,如:《題都城南莊》寫再次重遊故地,人面桃花相映紅不僅為豔若桃花的人面設置了美好的背景,襯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現出詩人目注神馳、情搖意奪的情狀,和雙方含情脈脈的情景。可惜的描寫夫妻之情的作品也絕無僅有。
另外,中國古代寫遊記的作品不大乏人。唐詩的例子很多,有《峨嵋山月歌》(景中見情,情景交融描寫峨嵋山,暢抒思念朋友的情懷,寫得極為動情。)《三峽》以一百餘字,就總覽了三峽中,景物的四季變化.寫夏季,突出水漲驚心動魄;描秋晨,側重空谷猿聲;寫春冬,專在清榮峻茂.風景不同,感受殊異. 《夢遊天姥吟留別》李白大膽地運用誇張手法,描寫一個幻想中的世界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他寫熊咆龍吟,寫雷電霹靂,寫空中樓閣,寫霓衣風馬,把幻想寫得活靈活現,令人眼花撩亂與驚心動魄。他寫的神仙境界,反襯現實社會的同流合污。
白居易的《賣炭翁》以宮市對百姓的殘虐的背景,通過賣炭老人的掙扎求存和宮市制度近乎強盜掠奪,來反映民生疾苦。取材現實,別具時代意義。
當然,唐詩顯然缺少敘述夫婦情深的事情。
唐代散文:散文也稱“古文”。唐代作家為了區別於當時稱為“時文”的駢文,便把先秦、兩漢用散文形式寫作的各種文章稱為“古文”,即古代的散文。韓愈一生致力於古文運動,留下散文三百多篇,是文學史上出色的散文家。其散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他的雜文嘲諷社會黑暗,獨具藝術風格,代表作有〈雜說四〉、〈獲麟解〉、〈進學解〉、〈送窮文〉、〈師說〉等。議論文感情強烈,文氣充足,邏輯嚴密,代表作有〈原道〉、〈原毀〉、〈諫迎佛骨表〉、〈爭臣論〉等。書信多抒發感想,討論學問和干托請求,針對不同對象,善於措詞立意,變化多端,代表作有〈與孟東野書〉、〈答李翊書〉、〈答劉正夫書〉等。傳記碑志取材精當,繪聲繪色,如〈張中丞傳後敘〉、〈柳子厚墓志銘〉。序文通過不同詠嘆形式,批評種種不合理現象,多有抒情意味,代表作有〈送孟東野序〉、〈送李愿歸盤谷序〉、〈送董邵南序〉等。此外,〈祭十二郎文〉是前人譽為“祭文中千年絕調”的名篇,抒情曲折入微。〈毛穎傳〉用傳奇筆調,滑稽多趣。韓愈散文的藝術特色是:
(1)感情充沛,氣勢磅礡。
(2)結構謹嚴,波瀾曲折。
(3)語言精煉,勇於獨創。
柳宗元著有四百多篇古文,是文學史上傑出的現實主義散文家,結合內容和形式看,可分為論說、傳記、寓言、遊記四大類。他的論說,主要內容表現了他的進步思想和對專制黑暗政治的批判,代表作有〈天說〉、〈封建論〉、〈非國語〉、〈捕蛇者說〉等。傳記文大都寫下層人物,揭露社會矛盾深刻。代表作有〈童區寄傳〉、〈種樹郭橐駝傳〉、〈段太尉逸事狀〉等。寓言繼承先秦諸子的傳統,有所創新,短小警策,含意深遠,表現了傑出的諷刺才能。代表作有〈三戒〉、〈黔之驢〉、〈蝜蝂傳〉等。他的山水遊記,是貶官永州後的作品,清新秀美,富有詩情畫意,代表作有〈永州八記〉等。柳文語言峭刻精煉,瘦硬挺拔。至於雜文和寓言,對晚唐諷刺小品的興起,有較大影響。遊記刻劃自然景物,精細入微,借景抒情,新穎獨創,被視為古代山水遊記中的經典之作;它對晚明的山水小品,和清代姚鼐、龔自珍的遊記,有不小影響。
很可惜,唐宋散文並不多見描寫夫婦之情。
在明歸震川的《項脊軒志》裡,整篇文章都充滿著歸有光對過往時光的追憶和,對亡妻的思念;其內容具體而細膩,情意深切而自然,是歸有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雖然文章充分表達對亡妻的思念,但其妻畢竟不是文章的主要骨幹。
直到清代沈復的《浮生六記》中,才多描寫夫妻閨房之愛。
《浮生六記》實際上是作者的自傳,舊時一般的文學家,「行必法乎先王,言必稱堯舜。」所以動筆為文,大多是希望藏諸名山,傳乎萬世。因此作自傳也多是載道之文,套著假面具,說些迂腐的話。凡是有關閒情逸致,這種有違「先王」、「大道」者,大多不願赤裸裸地寫上去。沈復卻能從這股潮流中逃脫出來,他是一個天分極高,生性瀟灑的人,這一部自傳式的文章,仍保持著他的真性情、真面目,為自傳文章開創了一個好的例子。
開頭第一記是〈閨房記樂〉,寫他夫妻間的情愛生活,從來人們對於閨房之情都是「祕而不宣」,萬萬不可告訴人的。作者卻用一種很大膽的態度,將他對妻子深摯的愛情,十分坦白地寫了出來。文字不濃不淡,不會過火,也不下流。一點也不涉及淫穢,深得「樂而不淫」之旨,伉儷之情,扣人心弦。由此記中我們可知沈復夫妻間情之厚、意之深了。
第二記是〈閒情記趣〉,寫他生活中的閒情逸致,由此記中我們可看出作者的生活態度。他能將夫妻間瑣瑣碎碎的生活細節,渲染得富有詩情畫意,甚至閒看蟲類相鬥,也會使他不厭不倦,久久神遊。他所以能領略這些閒情乃源於愛美的心性,用這種愛美的心情去賞玩花卉蟲魚,去布置各種賞心悅目之具,如焚香、供佛手、供木瓜,無往不見其宜,無往不得一種真趣。尤使我們自嘆不如的是,作者即使在窮困之中,也能以費錢不多的經濟方法,與三五好友曲盡文酒留連之樂,如南園對花小飲之事,使後世之人讀及這一節文字,也為之羨煞。夫妻間志趣相投、相偕相惜的狀況,也令人為之動容。
第三記是〈坎坷記愁〉,寫他歷盡坎坷,在一生中遭遇到的拂逆之事。和第一記相對照,可以發現到作者之所以會遭遇坎坷,乃因不得於家庭。因為他們夫婦都生就了一個浪漫的性情,與傳統大家庭所賴以維持的禮法相違背,因此種下了一個既深又實,難以拔除的厭惡之根,夫妻沆瀣一氣,伉儷之情愈篤,和家庭愈趨水火之勢。而金錢的糾葛和言詞的不檢,更好似在已伏有火種的場合上,又放上一把惡火,當然會蓬蓬勃勃地燃燒起來,他們夫婦倆哪裡還能在家庭裡待下去呢?但作者寫這些悲哀、愁苦,不會怨天尤人,也不會滿腹牢騷,和第一記相對照,可發現一個共同點就是「真」字,作者襟懷曠達,不論寫歡愉,寫悲苦,都是出自內心真摯的情感,放筆寫去,非常動人。只是看完了這兩記,覺得昔日花嬌柳媚的新嫁娘,變成悲啼哀囀的垂危病婦,短短時日間竟有這般天壤的變遷,人生真是太夢幻了,怎不令人低迴俯仰,興嘆無窮呢?
第四記是〈浪遊記快〉,寫作者遊幕做賈時,到各地漂流的情景。其書中云:「余遊幕三十年來,天下所未到者,蜀中、黔中,與滇南耳。」可見他所到的地方不少。他描寫山水時,不喜歡連篇累牘作記帳式地描述,而是經過一番縝密的審度,再對景物概括地形容幾句。這些形容的話,如「老吏斷獄」般一點兒也移易不得,具有獨立的精神,絕不採取前人已發表過的文字。筆致生動,別開生面,在超脫的意境下產生了不平凡的見解,給人一個很深刻的印象。
第五記〈中山記歷〉,主要寫作者陪清廷大員趙介山等出使琉球國事,描述搓蕞爾島國的風俗民情及海上瑰偉壯麗、奇特無比的風光。
第六記是〈養生記道〉,多屬介紹攝生養性、處世待人方面的學問。五、 六兩 記據後人的考證,和前幾記時間上有矛盾,無法圓通,所以均屬偽品。
小結:
漢代著名科學家張衡以樂府形式寫的《同聲歌》,描寫了新婚洞房中的歡樂。中國古代小說濫觴于六朝時期的神怪故事,成形于唐代傳奇。唐人傳奇大多涉及性愛,內容多是肯定婚姻自主,強調愛情專一,宣揚人性與享受性歡樂,其中以元稹的《鶯鶯傳》最負盛名,元代時將之改編為雜劇《西廂記》,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
但這些統統不是直接描寫夫婦相處的軼事。
為什麼中國古代寫夫妻閨房軼事會少得如此可憐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