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一陣子在大學咖啡店遇到黎青龍教授,隨後在報章得悉港大不和他續約一事。我和黎青龍教授不算稔熟,但他是一位我非常尊重的同事,也是肝臟方面享譽國際的權威。


黎教授在港大服務了四十多年,桃李滿門,香港沒有多少醫生不曾是他的學生。多年來不少私家醫院不斷以高薪厚祿向黎教授招手,他都不為所動。雖然他已年屆七十,但仍然活力充沛,希望留在大學繼續教學和診症。以黎教授這種享譽國際的人才,若他願意留下,相信全世界不少大學都會認為是求之不得,但港大卻堅持要他轉為兼職僱員。


對黎教授而言,他並不介意兼職合約下少得可憐的月薪,但在兼職合約下他不能再保持教授這職銜,而一句「大學要考慮續約是否符合大學的最佳利益,以及會否阻礙其他人士的晉升」更是如斯侮辱和冷漠!


大學最重要的資產便是人才,好的人才方能提升大學的聲譽、研究和教學。這些人才願意留在大學任教,很多時都是基於一份理想和熱誠,他們着重的不是金錢的回報,而是大學對他們的尊重。


過往港大有幸能吸引到一批頂尖的學者,可惜,近年港大似乎不再重視人才和經驗,以致流失不少資深的人才。這並非出於政治考慮,而只是僵化的官僚人事政策的結果。如果以處理黎教授的心態來處理人才,人心不思去才奇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但若機構不懂珍惜,伯樂和千里馬最終還是留不住的。


原文載於《明報》時代版(2018年6月27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