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民主女鬥士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爭取了近四分一世紀,經歷先後15年軟禁,昨日終取得她首個民主勝利,歷史性贏得國會選舉議席,為緬甸民主鬥爭之路踏出重大一步。
由於部分國會議員加入由軍方支持的文人政府做閣員,有45個國會議席在昨日補選,昂山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LD)的成員分別角逐當中44個議席。這是22年來,緬甸第三次舉行選舉,民眾踴躍參與。66歲的昂山出戰仰光以南高穆選區,主要對手是執政黨一名前軍醫,選民在炎熱天氣下一早便排隊投票,一身紅衣的昂山抵達票站時,向民眾展露溫柔的笑容,而熱情的民眾亦爭相與她握手。當局稱會在今天公布選舉結果,但NLD昨日下午宣布,昂山已勝出選舉。
選民︰只有昂山代表我們

不少選民都公開表示支持昂山,有人說:「20年來,一直只有一個人是代表我們。我們相信她,想投票給她。我們幾乎全村人都投票給她。」昂山角逐的選區包括多條貧窮村落,有選民希望昂山帶來改變,因政府在之前的選舉承諾會改善基建設施,爭取他們的支持,但他們的生活至今沒有改變,有支持者說:「雖然她現階段可能沒有權力做甚麼,但終有一天,我相信她會帶來真正改變。」另一名選民則說,昂山代表一個更光明未來的夢想。
今次補選的議席,在國會644個議席只佔少數,而國會又由軍方支持的執政黨控制,昂山躋身國會對政府施政影響不大,但其勝利的象徵意義大於一切,開啟緬甸政治新時代,而更重要是今次勝選可讓昂山有機會在3年後參加總統選舉。此外,NLD成員當選國會議員,令民主派人士可以首次參與立法。分析指出,緬甸政府也希望昂山贏得議席,她可打破目前政治僵局,可爭取外界相信緬甸政府會推行民主改革,從而尋求西方撤銷經濟制裁,改善與西方的關係,反而增加政府的認受性。緬甸政府亦首次准許美國、歐盟及東盟派人監察選舉,以及准許外國記者採訪。
不過,今次選舉全國各地票站傳出舞弊,有監察人員被趕離票站,封口選票也懷疑遭人拆開,有選票甚至沒有官方蓋印和簽署。另外,選票也懷疑遭人做手腳,NLD黨徽旁的空格遭塗上一層蠟,令選民在上面畫上投票標記後有可能被塗改。也有選民投訴,發現自己不在選民名單內,包括一名仰光居住8年的居民。另有民眾說其未成年的子女在選民名單內,票站人員竟說年齡不是問題。NLD表示接到逾50宗違規投訴,包括選民人數與官員所說的不同,懷疑有人造票。另外,在北部城市臘戍,政府人員違規提早一周投票,亦有人稱看見軍官替軍隊部下填選票。
昂山在投票前,亦斥責今次選舉存有違規現象,並不公平,政府雖准許外國人員監察選舉,但舞弊情況早在數月前已開始。不過,昂山表示不後悔參選,也不會退選,因為「這是民眾的期望」。昂山是緬甸獨立英雄昂山將軍的女兒,在89年起開始被軟禁,即使如此,NLD仍在90年的大選壓倒性勝出,但軍政府卻拒絕交出權力,昂山亦不屈服,先後被軟禁15年,即使失去自由、與丈夫及兒子分離,甚至丈夫去世不能見他最後一面,仍以和平抗爭方式為緬甸民眾爭取民主。正如她在1988年,從英國回仰光照顧臨終的母親,看見軍政府血腥鎮壓爭取民主改革的民眾時說:「身為我父親的女兒,我不能對現時發生的事無動於衷。」
昂山素姬爭取民主路
1945年6月19日:於仰光出生,父親是緬甸獨立英雄昂山將軍。
1960年:隨獲委任為駐印度大使的母親到新德里,4年後到英國牛津大學讀書。
1962年:尼溫將軍奪權,展開軍人獨裁統治。
1972年:與英國學者阿里斯結婚,育有兩子。
1988年4月:回到仰光照顧臨終的母親,適逢緬甸爆發全國示威抗議軍人政權。昂山素姬協助成立全國民主聯盟(NLD),率民眾要求軍政府落台。
1989年7月:首度被軟禁,從此與丈夫及兒子分隔。NLD翌年在首屆大選中勝出,但軍政府拒絕交出權力。昂山91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1995年:首度獲釋,但被禁離開仰光。4年後,丈夫阿里斯在英國去世,昂山怕被軍政府禁回國,無法送丈夫最後一程。
2000年至02年5月:昂山再遭軟禁。
2003年:NLD與軍政府部隊衝突,再度遭軟禁。
2009年5月:一名美國人闖入昂山寓所,被當局指違反軟禁令,延長軟禁期。
2010年11月7日:軍方支持的執政黨贏得第二屆國會選舉,退休中將吳登盛翌年擔任文人政府的總統。
2010年11月13日:結束先後15年的軟禁生活,重獲自由。
2012年1月10日:昂山素姬宣布參與國會補選。
2012年4月1日:昂山素姬歷史性首度當選國會議員。
**********************************************************************************
微微變化中的緬甸
一年前的仰光氣氛跟現在不一樣。
那時,出發採訪昂山素姬已經是一項挑戰。我們離開酒店時必先擺脫監視記者活動的秘密警察。筆者一行在離開酒店兩條街以外一個地方找上出租車,然而一般出租車司機也會萬般不願意前往昂山所屬的NLD 總部,因為和反對派扯上任何關係都沒有好結果。
耗費一輪唇舌後,總算找到司機願意載我們到 NLD 附近的街口、遠遠地讓我們下車,筆者一行三人只好把沉甸甸的攝影器材分別偷運進總部。NLD 總部對面有一間露天茶座,每天都坐着同樣的客人。他們手持攝影機,把進入總部的人通通拍下。顯然,他們也是秘密警察。
那時候,緬甸的街頭充滿白色恐怖。
一年後的仰光,昂山的競選海報在鬧市懸掛,小販紛紛穿上她的人像汗衫。我再次造訪 NLD 總部,乘坐的是一輛貼滿 NLD 黨徽的出租車,司機願意把送到總部正門。NLD 亦已成為合法政黨,昂山正馬不停蹄為四月一日的議會補選四出拉票。
然而,緬甸得到民主、自由了嗎?
在緬甸北部邊境城市臘戌 (Lashio)的 NLD 分部,《The Myanmar Post》攝影記者 Aung Myat Kyaw Thu 正用手提電腦整理剛剛拍下昂山抵達分部的照片,準備發回報社。28 歲的他只當了 3 年記者,但正好趕及見證緬甸翻天覆地的改革。
3 年記者生涯中,Aung清楚記得2010 年 6 月 11 日那天,他採訪一個政治活動後離開會場突然被多名大漢強行拉上卡車。Aung在確認自己被送往警署後才知道大漢們就是秘密警察。那時,並沒有人向他宣告他的法律權力。在緬甸拘捕記者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
「我最記得被捕的最初兩天,他們隔一會就對我拳打腳踢、大聲喝罵。我兩天也沒有睡過,那時我以為會掛掉。」即便如此,Aung在囹圄之中最擔心的仍然是親人的安全。不出所料,被監禁整整一個月後,滿身傷痕的Aung立即回家發現秘密警察早在他被捕初期狠狠教訓他家人一頓。禍及家人,是他最感內疚的事。
然而休息過後,Aung又再次拿起相機。「我不害怕。在這裡的人得不到任何資訊,我想把更多的事情告訴他們。」如是兩年過去,他再不用把相機藏起來而可以隨意採訪。
記者,最能感受到國家開放帶來的影響。現時緬甸約有 15 份報章,其中超過 10 份是屬反對派,餘下的立場親政府。除了增加競爭外,緬甸傳媒的採訪自由亦相對提升。「現在是自由了。那時報章根本沒有可能見到昂山的消息,今天的報章頭版全是昂山!」至於記者們的的薪金,也由原本約 80 美元大幅增至約 200 美元。
Aung去年結婚,妻子已懷了 5 個月身孕。她有阻止過你當記者嗎?「沒有,但我每次出門時也提醒我要小心。我知道她還是很擔心的。」發完照片,他又趕去拍攝昂山在大寺的演講。
基層的民眾,則未能如Aung般樂觀。「這一切都是做給媒體、外間看的。生活在這裡的人一樣窮,房屋教育等一樣沒有得到改善。」Anna 5年後重回她的國家如是說。
Anna今年43歲,年輕時隻身前往新加坡工作,認識了現時的日本丈夫。「當年我到新加坡才知道軍政府統治的緬甸是如何不自由,去到日本之後覺得新加坡同樣也不自由,但我還是愛我的國家緬甸。」
她丈夫在供應Apple產品的最大電子零件廠當管理層,一家生活無憂,這次回緬甸是想還當年的願。Anna的父親是軍人,她在懂事之後就相信昂山是唯一能改變緬甸的希望,然而她在家中並不能表態支持還被軟禁在家的政治犯。自此,她跟其他緬甸人一樣把心願埋藏起來。
直到今天,Anna來到NLD總部希望捐款支持昂山繼續推動民主。可是她回想返國之後的所見所聞卻帶點失望。「改變的只是表面,政府只是希望得到外國援助,政府中下層跟過往一樣貪婪無能。最痛心看到這裏的兒童跟我童年時一樣、沒有改善過。」兒子8歲時和她夫婦一起回來,可能因為不習惡劣的衛生環境,父子二人坐過火車後就大病了一埸,之後再也不願意來緬甸。
今天改革仍在進行中,外間一般認為昂山能順利擠身入議會,成為政府軍為轉而退居幕後而祭出的民主活招牌。縱使距離真正的民主仍有一段距離,然而改革在緬甸已經無法回頭。
帶領政黨贏緬甸補選 昂山:人民勝利 (2012年04月03日)
相關網誌:2011風雲人物昂山素姬民主曙光照亮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