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這是清朝兩廣總督林則徐在查禁鴉片時期,親筆手書的一幅自勉堂聯。
「海納百川」出自《莊子‧秋水篇》:「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納之。」
「有容乃大」出自《尚書‧周書‧君陳》:「有容德乃大。」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表明處世之方。意指海之所以浩瀚無邊,是因為其容納一切河流之水。用來比喻一個人要想氣度、胸懷寬廣,就要不僅寬容別人,還要不斷的吸取不同的知識。大海之所以成其大,是因為它有接納百川的容量。
「壁立千仞」出自《水經‧河水注》:「其山惟石,壁立千仞,臨之目眩。」古人以七尺為一仞,極言雄偉高峻。
「無欲則剛」出處應來自《論語‧公治長》:『子曰:「我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慾,焉得剛?」』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宣示立身之道。岩壁之所以聳立千仞,因其剛強無雜質。行事若想有成,理應如石壁之屹立,排除一切私欲雜念。人若沒有私慾,品格自然高峻清潔,屹立不倒。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7072104235
有容乃大的奧秘 (創26章)
引 : 古語有云「有容乃大,無欲則剛,有恩無怨,有友無敵」,又說「宰相肚裏可撐船」。人能發揮最有的影響力不是爭取,乃是包容。創世記對以撒的記述不多,以二十六章為重點,但他在忍耐包容這方面的表現很吸引我。今天,我們正好思想一下他是如何地以溫制剛,他又是如何得著這份內力呢!
I. 咄咄逼人 :
A. 26:14-16 因著擁有極多的財富,非利士人便妒忌以撒,為了阻止他繼續發達,便把他父親以往所挖得的井全塞住了。這是兩敗俱傷的作法,使以撒的僕人不能用井中的水灌溉和餵牲畜。當地雨量很少,沒有井水,禾田及牲畜都很快會死亡。他們這樣做是要迫使以撒離開他們,免得影響他們。
B. 26:17-18 以撒的溫柔在於他忍受一切,離開那裏,又重新挖井,照先前其父給這井的名字命名。這可見事情多麼不公平,這些井明明是屬於他父,亦即是屬於他的,他卻被迫無法使用。
C. 26:19-21 以撒在谷中挖井成功,卻兩次被基拉耳的牧人搶去,他便給井起名為「相爭」和「為敵」。從這些名字可見別人如何惡待他,一心與他相爭,與他為敵。到了第三次挖井成功,他們不再爭了,因神使以撒寬闊,這也是以撒底的體會,便給那井起名有「寬闊」之意。
應用 : 試想想你有否面對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一些很難相處的人呢?你會否像以撒一般的「忍」?相信「百忍成金」的道理!其實問題乃在於人往往很難吞下這口氣,死忍只會做成反效果。不是招致身心不適,便是因不滿而背後說人是非,這些也非解決問題的良方。
(那麼,以撒為何有這份異乎常人的忍耐包容呢?)
II. 唯神賜福 :
A. 25:11經文常常突出,當亞伯拉罕死後,其子以撒便成了他一切所有的繼承人,最重要的是繼承了神給他的一切福氣。這是無比的屬靈福氣,也是日後雅各窮一切力量去爭取的福氣。以撒白白地得著了這福氣,也即是在一切事情上也有神的賜福。
B. 26:2-5 神第一次向以撒顯現,應許要賜福給他。這一個應許與神給其父的極相似。就在這時,亞伯拉罕的神開始成為以撒的神了,他也開始親身經歷神如何賜福予他。籍一生許許多多的風雨中,他得以觀看神的作為。
應用 : 其實我們也同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在信心上我們同是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得救。因此,我們也承受了神一切的福氣:有屬天的福氣,如永生和平安喜樂;也有屬地的福氣,在人生一切困境中也有神同在和保守。
C. 26:6-25 接下去的經文便是描述以撒如何地蒙神賜福 :
1. v6-11與其父一樣,以撒雖然講大話,但神仍保守其妻不被沾污。
2. v12-13 他一直經歷神如何賜福予他,就連在饑荒之時,他也竟能在旱災中有豐收,這正好是神同在和賜福的明証。故此,遇到任何事情,他也能隨遇而安,忍耐等候神的安排。
3. v22 到了第三次挖井成功,神終使敵人不來攻擊,他便能在這地昌盛。
4. v24-25 身處異地,被人欺負,內心又有懼怕,正是勢孤力弱,無人能給予援手。他能作什麼呢? 人看他是很軟弱,但他的內心是信靠神的同在和應許,將一切憂慮卸給神,結果神又讓他挖得一口井。在無法改變環境時,他選擇先去改變自己的內心。這很不容易,但他做到了,因他相信神在背後有更美好的預備。
應用 : 弟兄姊妹,神是信實的,在人眼中看為吃虧的,神加倍還給你,你信嗎?( 例 : 陝西羚蹤一書中,曾有一個很感人的見証,講及有一對雙生姊妹,父親早死,故她倆小學畢業便做工維生,每月只餘小小金錢,盼有一天能買一架鋼琴。六年來,她們快夠錢買琴時,神卻感動她們把錢奉獻給司務道教士作返中國的旅費。司務道教士很不願收下這錢,覺得自己粉碎了別人多年的夢,感到很痛心和不安。及至一位老宣教士0開解她,說 :你還不識我們的主嗎? 你想主會要她們吃虧嗎,司教士才安心下來。果然,六年後,她再返家鄉,這倆位姊妹都已結了婚,每人家裡都有一部鋼琴了,神實在信實,絕不虧待那些愛祂的人。)這故事給我很大的幫助,讓我甘願為主吃了不少虧,忍受了不少不公平的待遇,,深信神會加倍還給我。教會服侍有時會很吃虧,身心衰殘,但我經歷神不斷賜福給我的一家,女兒很可愛、家人對信仰有好反應等。神實在很信實,很可信,很可靠呢!
(
不但如此,以撒更看到忍耐是為主得人的好機會)III. 為主得人 :
A. 26:26經文中,朋友的意思是親信或心腹,即是參謀或顧問,乃是文官。軍長則是武官。亞比米勒帶同最高級的文官和武官去見以撒,想與他和好並立約鬎酗洶ㄚI犯和使傷害對方,足見他對這次會面的重視。為什麼呢?
B. 26:28-29因為連他們也明明看見神與以撒同在,他是蒙神賜福的。這是何等美好的見証!可見,當你包容別人時,正是為主得著一個人的好時機。
應用 :
- 夫婦相處上 : 妻子與丈夫相處要溫柔,一姊妹因其溫柔帶領其不信的丈夫信主。
- 人事問題的解決 :有兩位姊妹分別也曾在工作中被同事誤會和惡待,但終因忍耐而能得著對方的心,多位朋友總比多個敵人好。
- 教會更要小心 : 普遍教會多死氣沉沉,因有很多恩恩怨怨,真是不攻自破。大家也聽過負荊請罪這故事吧! :
「負」是背的意思,「荊」則是一種有刺的植物,也叫做楚木,中國古時候拿它用做行刑的木杖。戰國時代趙國和秦國相鄰,時常打仗。可是因為趙國有武將廉頗和文臣藺相如,所以秦國一直不敢大舉進攻趙國。
- 起初,藺相如的地位比不上廉頗,可是有一回藺相如奉派出使秦國,為趙國贏得外交上的勝利,因此便開始被趙王重用,而且地位日漸上升。廉頗知道了很不服氣,有一天對部下說:「哼,這個藺相如也不會帶兵打仗,憑什麼官比我高。有一天,我一定要好好的羞辱他一頓。」
- 這個消息傳到了藺相如的耳裡,於是他便盡量避著廉頗,減少起衝突的機會。藺相如的部下看了很難過,於是說道:「廉頗將軍不過說了幾句話,您就怕成這個樣子,我們身為您的部下,覺得很丟臉,想要向您辭職。」藺相如回答說:「好,我先問你們,廉頗將軍和秦相王比,誰比較威嚴?」部下回說:「當然是秦王了。」
- 藺相如又說:「是啊!像秦王這麼威嚴的人,在我出使秦國的時候,我都敢當面斥罵他,我怎麼會怕廉頗將軍呢?只是秦國現在不敢出兵攻打我們,就是因為趙國有我和廉頗將軍啊!萬一我們兩個人不和,不是正好讓秦國有機可乘嗎?所以我是以國家的利益為先,才不敢因為私怨而和廉頗將軍起衝突啊!」 後來廉頗聽到這番話,非常慚愧,就脫掉上衣,在背上綁著一條荊杖,親自到藺相如家裡請罪。結果藺相如不僅不怪他,而且很謙虛的扶起廉頗,從此他們兩個反而成為最要好的朋友,一起為國家效力(資料來自 :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vod20html/vod20_01.htm )
- 我們也小心被撒但利用來攻擊教會,故千萬不要與肢體不和,有不快的事情快快找對方解決,千萬別找第三者說是說非。互愛互諒,神家必興旺。
- http://www.belovedhome.org/sermon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