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日報專訊】「史上最廢財爺」、年年錯估財政狀況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發表其任內、亦即曾蔭權夕陽政府的最後一份預算案,雖然他反覆強調今年受外圍拖累,本港經濟極不明朗,失業率勢將回升,但他未有提出任何新思維應對將面臨的逆境,拋出的所謂紓困及穩企業保就業措施全屬「炒冷飯」,只顧把本年度「意外」錄得的六百多億元盈餘「盡派扮闊佬」,圖博取市民掌聲,不過事與願違,社會各界依然不收貨。有立法會議員更力數預算案是「五無」,即無大計、無新意、無善用巨額盈餘、無處理貧窮問題及無惠及「N無」人士。
曾俊華在昨日發表的二○一二至一三年度預算案時,不斷反覆強調外圍環境迅速惡化的風險正在增加,本港經濟可能在首季便出現倒退,估計全年經濟增長只有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為過去十年最低預測,並預警失業率將見底回升。
派錢不均 唔益N無人士
雖然經濟前景兇險,但曾俊華未有善用本年度因他估錯數而「意外」獲得的逾六百億元盈餘,儘管他聲稱下年度總計推出近八百億元「裝備市民、力度不少」的措施,但在針對基層方面,他僅「蕭規曹隨」地落實曾蔭權於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綜援及生果金出雙糧、代交兩個月公屋租金和補貼電費措施,無任何新招紓困;至於無交稅、無領取綜援、無住公屋、居於割房或板間房而無獨立電錶的N無人士,獲政府援手的期望又一次落空。
就業方面,他僅增設大量成效存疑的培訓及再培訓名額,或者貸款給畢業及失業人士創業,讓他們自生自滅,旨在延遲他們投入勞動市場以免推高失業率,卻未有直接開創新職位或提出新經濟增長點,未能預先為香港打好基礎,迎接新挑戰。
中產家庭:未能抵銷通脹
新一份預算案中,月入二萬多元或以上、擁有住宅物業、商舖及車位的市民,因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寬減和調高免稅額,似有較大的得益。政府為納稅人提供的稅務寬免和稅務優惠,加上工商界也獲利得稅寬減,合計令庫房少收逾一百三十億元,不過,有中產家庭坦言過去一年通脹加劇,稅項減免幅度未能完全抵銷通脹加諸他們的生活壓力。
此外,多番強調要恪守財政紀律、量入為出及留下健康帳目給下屆政府的曾俊華,卻又疑似「造數」地一次過注資一百億元予撒瑪利亞基金使足十年,「成功」把本年度的巨額盈餘「用凸」,更預計新財政年度會出現三十四億元赤字。
「冇得留低」拒自我評價
曾俊華其後出席記者會及預算案論壇時,多次被質問為何離棄「N無人士」,應否向他們道歉,他辯稱預算案內的教育、醫療等經常性措施,「唔理幾多無,都得益得到。」對於外界廣傳不論下屆特首誰屬,曾俊華皆肯定「冇得留低」,他對此只回應稱「去留我未諗過」,又拒絕自我評價任內工作。
【東方日報專訊】新出爐的財政預算案繼續「例牌」寬減稅項、免差餉、電費補貼等,對不少中產一族來說甚無新意,有中產人士坦言已對現政府「冇乜期望」,批政府年年交行貨。
家庭月入約四萬多月的江太一家四口雖受惠於退稅、免差餉及電費補貼等措施,估計一年可減少至少逾萬元支出,但她認為政府交行貨,對不再派錢則感失望,「澳門年年派錢,我地咁多盈餘,點解我地冇得年年派?」現育有兩名子女的她稱,照顧子女開支甚重,加上自己擁有的物業仍未供斷,希望政府可增加託兒津貼及延長免費教育至幼稚園等,以減輕家長負擔。
育有一五歲女兒的羅太亦對措施感失望,她批評政府派糖招數年年如是,但並非人人受惠,措施更未能與時並進,「租金愈嚟愈貴,電費又加價,但補貼又唔跟住加,子女嘅支出愈來愈貴,政府應該響教育及醫療方面增加開支幫市民。」
香港新浪新聞 現已開設Facebook專頁,讓你即時掌握本地、中國、國際新聞、財經消息及天氣、交通等生活資訊,與朋友分享!快點到Facebook Like我們的專頁![按此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