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沙特人近親結婚代價慘重








  【美國《華盛頓郵報》1月16日文章】題:沙烏地阿拉伯人的近親結婚導致他們在遺傳方面付出代價(作者 霍華德·施奈德)

  在這個國家的部族艱難生存的幾個世紀裡,選擇結婚伴侶的基本原則十分簡單:在家族裡挑選。如果有可能的話,堂兄弟(姐妹)是最佳配偶,或者起碼是部族裡的親戚,這樣有助於保存人力、物力和財力,對部族的發展作出貢獻。

  由於幾代人出於這一目的而選擇近親結婚這種聯姻的方式,這在這個國家造成的代價是慘痛的———遺傳性疾病的傳播。醫院和醫療中心的研究結果表明,某些生理疾病在沙烏地阿拉伯1400萬人口中的發病率可能比那些基因廣泛混合的地區高出20倍。

   諸如地中海貧血病、血紅蛋白不足、鐮狀細胞性貧血等血液疾病以及糖尿病在這個國家十分普遍,尤其在某些近親結婚比例較大的省份;大學教授能夠在下課後根據學生們的疲倦程度來準確地判斷他們來自何方。近親結婚造成男女雙方的基因發生變形。這種基因將結合起來給他們的子女造成疾病或者失調。如今人們還在研究近親結婚是否是造成肥胖、心臟病以及其它疾病的原因。

  不過,即使在一個不願意與外界討論它最隱秘問題的國家,公開的對話也正在展開。像沙特國王大學醫學院這樣的官方機構提供了有關材料。在這些材料中,教長們教導年輕男子認真挑選妻子,把目光放在健康上面。近親結婚在亞洲、中東和東南亞是普 遍現象。但根據世界標準,海灣地區嫡親堂兄妹、遠房堂兄妹以及其他類型親戚之間的通婚比例相對很大。在沙烏地阿拉伯,這個比例超過55%。

  把嫁 妝和遺產留在同一部族,人們將此視為保留財富的一種方式。沙烏地阿拉伯的許多人說,這也是避免出現與來自一無所知家庭或者不熟悉地區的人結婚而造成的不確定 因素的最保險的辦法。不過令人們越來越擔心的是,近親結婚給海灣構成一連串問題。在這一地區,由於外國工人的大量存在,與本國人結婚被視為國家生存的問 題。由於人口相對較少,為了有助於維持明顯的身份,像科威特這樣的國家通常舉行有補貼的集體婚禮。在這種情況下,公共資金被用來彌補建立一個家庭的開 支,並且鼓勵地方居民通婚。同樣,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如果本國男子迎娶本國女子,就可以從政府那裡領取兩萬美元的補貼。

  伊斯蘭教沒有呼籲信仰者進行近親結婚,但它也沒有禁止像嫡親堂兄妹這樣的近親結為夫妻。但爭辯雙方都拿出了有力的證據。一些人稱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兒就嫁給了她的堂兄,而其他人則稱後來的哈裡發鼓勵伊斯蘭教徒自由選擇配偶。

   除去宗教方面的解釋,沙烏地阿拉伯仍然是一個極度部族化和社會聯繫受到普遍限制的國家,大家庭和部族的利益仍然高於廣義的民族。正如一位醫生所說,某些沙特部族出現的遺傳問題———從神經性抽到嚴重的神經紊亂———一兩萬年前出現的突變有關,但由於其生育模式使基因庫受到限制,這種情況一直毫無改變。

  在現代社會,多半是由父母和親戚為自己的子女尋找合法的伴侶。為了避免醜聞或不適當的婚姻,或者甚至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風險,人們在尋找伴侶時仍然經常以血緣和地理位置為准———沙烏地阿拉伯的王室和平民都遵循了這種做法。幾乎沒有什麼例外。未婚男女不能自由交往。沒有電影,沒有夜總會,沒有 在街頭深情凝視或聊聊天的地方。除了市場或幾家有道德員警密切注意越軌行為的商業中心外,利雅德市中心在營業時間外往往空無一人。

  這些家庭的父母說,他們的子女越來越多地要求在自己什麼時候結婚、和誰結婚的問題上擁有更多自主權,尤其是接受過教育的年輕女子。但這種變化將是緩慢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