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網友之言: 應付地球暖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育熱帶雨林,近年巴西,印尼等國家大幅度開發熱帶雨林,例如巴西在亞馬遜森林內開發出一個城巿,令到熱帶雨林面積大幅度減少,熱帶雨林係調節二氧化碳含量和地球溫度最有效的天然資源。


如果不停止開發熱帶雨林,並對現有雨林加以保育及回復原有面積,基本上做其他任何減排工作也是徒然。


環保現在是一大新興經濟產業,而且開發熱帶雨林涉及龐大經濟利益,所以沒有人會說出真相,而且限制減排亦都係已發展國家減慢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速度的工具,就好像擁有核武國家要求限制核武發展一樣。http://uploadfile.deskcity.org/2012/0924/20120924034614588.jpg




 


是日大雪。小編有時亦會幻想,鋪了層層薄雪的香港,會是怎樣。根據天文台紀錄,1893年香港曾經下雪,而在1967至1975年間,亦曾有4天出現降雪現象。不過全球暖化愈來愈嚴重,香港連冬天都快沒有了。想見雪?也許要去個旅行呢。如果香港下雪,你最想做的,又會是甚麼?http://blogimg.39.net/photo/2010/12/06/fc9c421549314893867226e2cbcb5cfc.jpg

〈昔日報導〉
【香港落過雪?有圖有真相!】
http://bit.ly/1TtVovM



大雪養生


大雪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開始。曆書記載:「斗指甲,斯時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過於小雪,故名大雪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東北、華北地區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幾毫米,西北地區則不到1毫米。


我國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鶡旦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這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鳴叫了;由於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所以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大雪時節,除華南和雲南南部無冬區外,我國遼闊的大地已披上冬日盛 裝,東北、西北地區平均氣溫已達零下10℃以下,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氣溫也穩定在0℃以下,冬小麥已停止生長。江淮及以南地區小麥、油菜仍在緩慢生長,要 注意施好臘肥,為安全越冬和來春生長打好基礎。華南、西南小麥進入分�期,應結合中耕施好分�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溝排水。這時天氣雖冷,但貯藏的蔬菜和薯 類要勤於檢查,適時通風,不可將窖封閉太死,以免昇溫過高,濕度過大導致爛窖。在不受凍害的前提下,應儘可能地保持較低的溫度。


人們常說:「瑞雪兆豐年。」嚴冬積雪覆蓋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 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為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 很高,還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諺。


大雪節氣後,天氣越來越涼,寒風蕭蕭,雪花飄飄,我國北方開始出現 大幅度降溫降雪天氣。雪後的大風使氣溫驟降,咳嗽、感冒的人比平時多。天氣日漸寒冷的季節裡,首先要根據氣候的變化適當增減衣服。有些疾病的發生與不注意 保暖有很大關係,中醫認為,人體的頭、胸、腳這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中醫理論中,「頭」被稱為「諸陽之會」,頭部受涼,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癥狀。俗話 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較薄,保暖性較差,一旦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使抗病能力下降,導致上 呼吸道感染,因此,數九嚴寒腳部的保暖尤應加強。


老年人因為天冷怕寒,冬天睡覺時愛多穿些衣服,其實這樣做很不利於健康。因為人在睡眠時中樞神經系統活動減慢,大腦、肌肉進入休息狀態,心臟跳動次數減 少,肌肉的發射運動和緊張度減弱,此時脫衣而眠,可以很快消除疲勞,使身體的各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另外,穿厚衣服睡覺,會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和汗 液的蒸發,衣服對肌肉的壓迫和摩擦還會影響血液的循環,造成體表熱量減少,即使蓋上較厚的被子,也會感到寒冷。這個季節,老年人摔傷以手腕、股骨等處骨折 的居多,從預防的角度看,老年人在雪天應減少戶外活動。


古曰:「秋冬養陰。」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進補」的 大好時節。此時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 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生髮,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由於地理環境各異,人們進補的食物是不同的。冬季西北地區天氣寒冷,宜進補溫熱之品;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較西北地區要溫和得多,進補應以平補為主;地處高原山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則應吃甘潤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為宜。


冬季食補應供給身體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大雪節氣 前後,柑桔類水果大量上市,像南豐蜜桔、官西釉子、臍橙、雪橙都是現在的當家水果。適當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可常喝姜棗湯抗寒;吃桔子,用薄荷 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的時候吃火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說到進補,很多人只是狹義地去理解,認為所謂的「補」就是吃點營養 價值高的食品,用點壯陽的補藥。其實,這只是進補的一個方面,而進補則是養生學的一個分支內容。所謂的養,即保養、調養、培養、補養、護養;所謂的生,就 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具體地說就是要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溫寒等綜合調養,達到強身益壽的目的。陽虛病人秋冬溫補陽氣的同時,也應 注重養陰,補充人體的陰精。陰精的充沛,也有利於陽氣的生長。


在運用過程中,我們應當注意兩點:


1.養宜適度: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熱之感便閉門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膩而節食少餐,如此狀態,都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不但有損健康,更無法「盡終天年」。


2.養勿過偏:綜合調養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於是飲食強調 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補 太過則會出現營養過剩,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若藥補太過則會發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產生失調而事與願違。


所以,在進行調養時應采取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共養的方法。


瑞雪漫天飛舞,給人們帶來心情愉悅的同時,也會對健康帶來潛在的傷害。所以,提醒雪天要注意「十防」:


一防跌倒:下雪天,防滑、防跌、防撞對老人來說最重要。建議骨質疏鬆的老人下雪天最好不要出門。


二防中風:對於血管彈性差的人,氣溫急劇變化會帶來血壓波動,引發 中風。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經興奮、血液中的兒茶酚胺增多,導致全身血管收縮。同時,氣溫較低時,人體排汗減少,血容量相對增多,這些原因都可使血壓昇高, 促發腦溢血。因此,首先要重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原發疾病的治療,其次注意發現中風先兆,如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


三防心臟病:包括心絞痛、心肌梗塞等。隆冬季節與冬末初春為急性心 肌梗塞的兩個發病高峰期,其原因除了氣溫偏低刺激人體交感神經,引起血管收縮外,寒冷還能增加血中纖維蛋白原含量,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導致血栓形成而阻塞 冠狀血管。此外,病變的冠狀動脈對冷刺激特別敏感,遇冷收縮,甚至使血管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誘發心絞痛,重者發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應重視防寒 保暖,根據天氣變化隨時增添衣服、被褥,以防寒冷侵襲;還要定期進行心血管系統體檢,在醫生指導下選用溶栓、降脂、擴血管和防心肌缺血、缺氧藥物。


四防消化道潰瘍:這時由於寒冷刺激人的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支配內 臟的植物神經處於緊張狀態,在副交感神經的反射作用下,致使胃腸調節功能發生紊亂,胃酸分泌增多,進而刺激胃粘膜或潰瘍面,使胃產生痙攣性收縮,造成胃自 身缺血、缺氧,從而引起胃病復發。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飲食調養,日常膳食應以溫軟淡素、易消化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忌食生冷,戒煙戒酒,還 可選服一些溫胃暖脾的中成藥。


五防呼吸道疾病:包括感冒、咳嗽、肺炎等。


六防煤氣中毒:利用煤氣洗澡或用煤爐取暖,都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七防虛脫:長時間用熱水洗澡,很容易發生虛脫而暈倒。此時應讓虛脫者平臥,並口服溫鹽水。


八防晨練病:天氣寒冷時一些人堅持早鍛煉,因身體未適應露天環境,很容易發生心慌、胸悶或低血糖反應。故各人可根據自己體質來調整鍛煉時段和地點。


九防燙傷:用熱水袋給老人或嬰兒取暖,因他們對溫度不敏感,很容易發生燙傷。


十防不當禦寒方式:包括門窗緊閉不通風,鑽進被窩蒙頭睡等。


在養生方面,有「七宜」僅供大家參考:


一宜保暖: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宜健腳: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三宜多飲: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於2000~3000毫升。


四宜調神:冬天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上佳方法有慢跑、跳舞、滑冰、打球、聽清雅音樂、練書法、畫畫、打太極等。


五宜通風: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很多,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六宜粥養: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粥等最適宜。


七宜早睡: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大雪飛揚,潔白晶瑩,玉樹瓊枝,帶人進入夢幻般的美妙世界。現在全球變暖,北方的冬天也難得一見大雪的蹤影。請讓我們珍愛地球母親,保護環境,使四時循環得以正常運轉,大雪之時,能置身茫茫雪海,重拾遙遠的童年歡樂!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編輯



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整個冬季都是以進補為主,大雪時更應該進補。進補要因人而異。並且食療只是進補的一個方面,除此之外,還應該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溫寒等綜合調養來達到養生進補的目的。也就是說除了食補,還可以進行藥補、酒補以及神補。



  大雪食補以補陽為主,但應根據自身的狀況來選擇。像面紅上火、口腔乾燥乾咳、口唇皸裂、皮膚乾燥、毛髮乾枯等陰虛之人應以防燥護陰、滋腎潤肺為 主,可食用柔軟甘潤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魚肉、芝麻、蜂蜜、百合等,忌食燥熱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如果經常面色蒼白、四肢乏 力、易疲勞怕冷等陽虛之人,應食用溫熱、熟軟的食物,如豆類、大棗、懷山藥、桂圓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雞肉等,忌食黏、幹、硬、生冷的食物。



  在此說一下酒補。酒為百藥之首,說的是酒在中藥裡排位。既然酒有藥性,就要慎重地飲用。從大雪起至春分這段時間,不適宜飲酒。因為在大寒至春分兩個月中,人易肝氣過盛,而酒是壯肝氣之物,此時飲酒會火上澆油。此外,像面紅或脾氣急躁者更不宜飲酒。



  對於肝氣不足的,可適量飲用紅高粱釀制的酒以補充陽氣。喝酒宜在晚上,晚上酉時腎經最旺,腎主藏精氣。晚上適量飲酒可使手指涼、氣短者補元氣; 後背涼者用酒配合可溫補腎陽;腹脹而便稀者可健脾;眼乾澀者用酒配合則可養肝陰。但酒是雙刃劍,可養人,也可傷人,要正確對待它,不宜過量,只有正確飲 用,才有利於健康。



  現在大部分人進補的意識比較強烈,但卻不明白才是健康的關鍵。光補不通也不行,中醫所謂的是氣機、血、經絡的暢通,氣滯血瘀、經絡鬱阻同樣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冬季最簡單的通法是多吃點蘿蔔。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姜,不要醫生開藥方。為了禦寒養生,古代皇家禦膳的首選菜肴就是羊肉燉白蘿蔔。這道菜可以補充體內的陽氣、溫暖五臟,尤其適合腎虛和脾虛的人食用。



  此外,因為白蘿蔔有消積滯、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所以冬季一般吃肉類等油膩食物後吃生蘿蔔可解膩、消食順氣。不過由於白蘿蔔味辛甘,性寒,所 以脾胃虛寒、進食不化或體質虛弱者宜少食;白蘿蔔破氣,服人參等補藥後不要食用,否則會影響藥效。此外,由於食用生蘿蔔產氣較多,對潰瘍病也不利,所以有 此類疾病的患者也要少吃白蘿蔔。



  大雪時節補好了,溫補養陽得當,來年才會有堅實的身體底子。



  天冷防風寒,圍巾別離身



  大雪節氣,因為寒冷,人們都喜歡穿上厚重的毛衣、羽絨服、保暖褲等,而在全身武裝的同時,許多人往往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部位,那就是脖子。



  為什麼說脖子很重要呢?最簡單的就是冷風很容易通過頸部將寒氣帶給身體,從而引起嗓子疼、發炎等。此外,頸部是氣管所在的部位,冬季出現咽部發 癢,咳嗽有少量清痰,服止咳藥作用不明顯,可能與頸部、前胸受寒有關。尤其對頸椎不好的人來說,冬季穿高領衣服,出門戴圍巾很重要。除了圍巾,冬季儘量戴 一頂帽子,大約可減少頭部60%的散熱量;用長圍巾系在胸口護胸,還可減少寒冷對心臟、脾胃的衝擊。



  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後背以及腳都要注意保暖。中醫認為,人體的頭、胸和腳這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肺為嬌髒,太寒太熱都受不了,特別 是寒,最容易引起咳嗽、哮喘。女性朋友冬季穿上坎肩,可以防肩背受寒。腳部保暖是因為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且少。俗話說寒從腳起,腳部一旦受寒, 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使抗病能力下降,導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數九嚴寒,腳部的保暖尤應加強,如穿長襪、厚靴,睡前熱水洗腳。在溫暖 雙腳的同時,也促進了人體內部的氣血流動。



  養陰多喝水,睡覺少穿衣



  冬屬陰,大雪時節是一年中陰氣較盛的季節。這時如果借助天氣的優勢養陰,則可以調整體內的陰陽平衡,尤其是陰虛的人。中醫認為,水是陰中的至 陰,因此隆冬之際,多喝水可養陰。一般來說,一天中有三杯水是必須要喝的。第一杯水是早晨起來喝,可潤腸燥;第二杯水是下午5點喝,可滋腎陰;第三杯水是 晚上9點喝,可養心陰。除此之外,還可以多吃梨、蘿蔔、藕、蘑菇等,因為這些都是養陰的食物。



  除了養陰,冬季還要避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其忌諱厚衣裹身,或者烘烤腹背的。很多老年人睡覺時有一個誤區,認為天冷防 寒,睡覺時要多穿些衣服。其實這樣做不僅會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也影響血液的迴圈,造成體表熱量減少,即使是蓋上較厚的被子,還是感到冷。



 






Climatological Information for Heavy Snow recorded at
Hong Kong Observatory
(Period: 1947 - 2015)










Go To LIGHT SNOW Go To WINTER SOLSTICE



















































































































































































































































































































































































































































































































































































































































Day
(yyyy-mm-dd)
Air TemperatureDaily
Relative
Humidity
(%)
Daily
Total
Rainfall
(mm)
Daily
Total
Cloud Amount
(%)
Maximum
(Degree C)
Mean
(Degree C)
Minimum
(Degree C)
1947-12-08 22.7 19.7 17.4 88 1.0 ###
1948-12-07 26.7 21.2 18.4 87 Trace ###
1949-12-07 19.6 16.3 14.4 70 0.6 97
1950-12-08 19.3 16.7 11.2 72 1.1 79
1951-12-08 20.1 16.7 13.6 56 - 21
1952-12-07 19.6 15.8 12.6 53 - 35
1953-12-07 18.2 14.9 12.6 76 1.2 86
1954-12-07 23.8 19.8 16.5 82 Trace 76
1955-12-08 22.4 18.7 15.8 62 - 0
1956-12-07 21.3 17.3 13.8 68 - 10
1957-12-07 22.0 19.2 17.2 70 - 31
1958-12-07 23.7 18.2 14.3 68 - 8
1959-12-08 24.6 20.6 18.5 72 - 55
1960-12-07 19.7 16.8 13.6 52 - 56
1961-12-07 19.7 16.2 13.2 35 - 6
1962-12-07 19.9 16.9 13.7 65 - 34
1963-12-08 25.2 21.9 18.9 62 - 40
1964-12-07 19.9 17.8 16.6 74 - 66
1965-12-07 23.7 19.8 17.7 75 Trace 65
1966-12-07 21.9 20.1 17.8 78 Trace 88
1967-12-08 17.7 14.6 11.2 60 - 58
1968-12-07 27.2 24.1 22.4 79 - 65
1969-12-07 24.2 20.7 18.4 86 - 53
1970-12-07 24.4 21.4 19.1 76 Trace 81
1971-12-08 19.4 16.0 14.0 64 - 68
1972-12-07 25.2 21.3 18.5 55 - 51
1973-12-07 20.6 17.1 14.2 56 - 7
1974-12-07 17.9 16.8 15.3 74 - 90
1975-12-08 21.7 20.8 20.2 87 1.1 93
1976-12-07 21.4 17.9 15.3 67 - 34
1977-12-07 22.4 19.2 17.0 69 - 29
1978-12-07 21.6 19.9 18.0 76 - 40
1979-12-08 23.4 20.3 18.5 72 - 27
1980-12-07 22.1 20.4 19.2 80 0.7 85
1981-12-07 19.4 15.9 13.3 46 - 4
1982-12-07 18.1 15.8 12.2 73 Trace 89
1983-12-08 21.7 18.4 15.7 58 - 2
1984-12-07 20.9 19.3 17.6 70 - 53
1985-12-07 22.6 20.6 18.4 70 Trace 65
1986-12-07 20.2 18.2 17.1 84 1.5 96
1987-12-07 15.3 11.5 7.8 46 - 6
1988-12-07 20.2 18.8 17.2 78 0.9 78
1989-12-07 23.3 19.9 17.1 70 - 0
1990-12-07 22.1 19.2 16.8 71 - 8
1991-12-07 24.0 21.3 19.8 74 - 80
1992-12-07 25.4 22.1 20.2 78 Trace 76
1993-12-07 19.9 17.3 13.9 59 - 12
1994-12-07 23.4 21.9 19.9 74 0.1 90
1995-12-07 18.7 15.8 12.9 38 - 13
1996-12-07 18.0 16.1 13.7 37 - 50
1997-12-07 24.0 21.6 17.2 77 Trace 84
1998-12-07 20.4 18.0 16.3 70 Trace 58
1999-12-07 19.0 16.8 15.0 49 - 49
2000-12-07 22.4 20.8 19.5 80 - 61
2001-12-07 20.7 19.5 17.5 74 - 88
2002-12-07 25.7 24.3 23.3 90 - 72
2003-12-07 21.3 19.9 18.5 71 Trace 61
2004-12-07 21.5 19.4 18.0 50 - 72
2005-12-07 16.5 14.1 11.7 55 - 93
2006-12-07 24.7 22.4 19.8 83 0.3 56
2007-12-07 22.3 19.2 17.4 64 - 52
2008-12-07 17.7 15.7 13.0 55 0.4 55
2009-12-07 19.1 17.9 16.8 85 5.5 84
2010-12-07 21.9 19.3 16.6 50 - 49
2011-12-07 24.5 22.3 20.4 80 - 83
2012-12-07 20.3 18.4 16.2 78 Trace 80
2013-12-07 22.1 19.3 16.6 65 - 5
2014-12-07 18.7 17.8 17.0 68 0.1 88
2015-12-07 19.3 17.3 15.4 72 - 86

















































Maximum 27.2 24.3 23.3 90 5.5 97
Minimum 15.3 11.5 7.8 35 - 0
Normals
(1961-1990)
21.4 18.7 16.4 69 0.1 49
Normals
(1971-2000)
21.2 18.6 16.4 67 0.1 50
Normals
(1981-2010)
21.0 18.7 16.5 66 0.3 55

### means data not available
Column's Maximum in light red background colour
Column's Minimum in light blue background colou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