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知音: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也比喻音樂優美。
目前分類:漢語古今語法及/或各方言面貌 (129)
- Oct 23 Fri 2009 15:45
知音的出處
- Aug 16 Sun 2009 10:52
泰國華語同普通話的詞匯差異
泰國華語同普通話的詞匯差異
- Jul 08 Wed 2009 11:49
粵語曾是古代中國各民族的「普通話」。
- Jun 29 Mon 2009 15:54
《廣雅》釋義主要採用了聲訓和義訓兩種方法。
《廣雅》的釋義方法主要有聲訓和義訓。其聲訓是對漢代聲訓的繼續和延續;其義訓對後世辭書編撰和注釋家提供了十分寶貴的經驗,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廣雅》,三國魏張揖撰。他學通古今,通曉經史百家,文字訓詁之學尤為擅長。除《廣雅》外,還著有《埤倉》、《古今字詁》、《三蒼訓詁》等。《廣雅》是仿《爾雅》而成的一部綜合性百科詞典,在中國“雅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訓詁學價值是多方面的,本文僅就其釋義方法予以探討。
所謂釋義方法,是指探求詞語意義的方法。由於漢字是形、音、義的統一體,因此在長期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形訓、聲訓、義訓三種基本方法,《廣雅》釋義主要採用了聲訓和義訓兩種方法。
- Jun 11 Thu 2009 15:56
“臉”、“面”要分清
- Jun 11 Thu 2009 14:34
南洋的另一類漢語 --- 峇峇話
鍾天祥
- May 21 Thu 2009 00:21
畲語是客家話的一種嗎?
- May 18 Mon 2009 16:22
專家稱粵語非廣東人古語 原為夏朝官方語言
廣東人喜歡看粵劇,首先就要知道粵劇的特點,就是以廣東話作為聲腔進行演出的。粵劇的源頭在於外江戲,這不是廣東本來自己土生土長的戲劇。
- May 04 Mon 2009 19:14
太子某商號誤把瀨為攦
妹妹,這個字跟粵語的「瀨」字音義都有很大距離,似乎並非瀨粉的瀨字。
我猜「捋」或「酹」字很大可能才是「瀨」的原字。
- Jan 08 Thu 2009 15:17
生活語文﹕濫用「官方」
- Dec 12 Fri 2008 15:32
榨菜的命名,相信跟它的製法有關。切勿再寫成「炸菜」」!
- Dec 07 Sun 2008 00:05
「交叉」、「交加」、「cow叉」?
我有一位「非常學生」,不經不覺教導他已有兩年多,他給我的印象就有如「叮噹」卡通片中的技安。
- Sep 29 Mon 2008 11:55
《古書疑義舉例》
本書共七卷八十八例。至於內容,俞樾在〈序〉裹做了交待:
夫周、秦、兩漢,至於今遠矣。執今人尋行數墨之文法,而以讀周、秦、兩漢之書,譬猶執山野之夫,而與言甘泉、建章之巨麗也。……竊不自揆,刺取《九經》諸子,爲《古書疑義舉例》七卷,使童蒙之子,習知其例,有所據依,或亦讀書之一助乎?
- Sep 29 Mon 2008 11:49
《俞樾古書疑義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