禡是指古時在駐兵地方祭祀神祇的儀式,後來人們把祭祀土地公的日子稱為「做禡」,中國傳統會把每月初二、十六稱為頭禡、尾禡,大家會一同食飯慶祝。大部分公司亦在初二設開年飯(或稱「開禡」),尤其是傳統店舖對做禡更為重視。 |
每個月初二同十六都是禡期,以前的老闆就會於禡期加餸,時至今日,雖然一班伙計都不愁衣食,不過,醉瓊樓老闆姚劍成仍然堅持呢一個傳統,係香港少數堅持一個月做禡兩次的酒樓。
五餸一湯,依然係真材實料,為左準備過年,姚老闆仲會親手整蘿蔔糕同年糕送俾伙計,雖然唔係山珍海味,但係心意搭夠,品嚐到啖啖人情味。
*******************************************

酒樓無聲停業員工報警
【明報專訊】租用領匯旗下大窩口一期商場的寶康大酒樓,前晚與 員工提早「做禡」,老闆更加餸與員工大魚大肉。歡樂過後,十多名員工昨晨如常上班,但發現酒樓重門深鎖,大閘貼上「內部裝修,暫停營業」告示。員工等逾1 小時後,仍未見「掌匙人」出現,懷疑酒樓以「最後晚餐」送別員工後結業,遂報警求助。警方到場了解後,暫列為勞資糾紛案處理,估計受影響員工約30人,涉 及薪金約30萬。
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該酒樓公司名稱為寶康酒樓有限公司,成立27年,據悉在該地點開業數年,當中有3名大股東,其中一名 較多與員工接觸的叫劉炳坤,員工稱其為「劉坤」。事發於昨早6時許,10多名員工在門口等開工,1小時後門口聚集了約30人,但仍未見「掌匙人」,較高級 的員工感有可疑,遂致電給劉,但無人接聽,最終報警求助。警方到場為員工登記資料後,暫列勞資糾紛案處理。
員工:老闆有人情味 最近拖糧
由 開業便任職的點心職員鍾小姐稱,老闆劉坤十分有人情味,不時到酒樓巡視業務,從沒聽過裝修或結業消息,對上一次裝修亦是兩年前的事。她稱,酒樓周六晚仍如 常營業,公司更提早兩日「做禡」,並罕有地加餸,有蒸魚及鮮雞,而非以往的排骨芽菜,現在回想有點像「豐富的最後晚餐」送別員工。「做禡」是中國的傳統習 俗,指拜祭神靈的日子,例如菩薩、土地等,一般訂為每月的初二(即明日)及十六進行。鍾小姐續說,老闆一向準時出糧,但指近一年生意明顯下跌,而老闆亦首 次拖1個月糧,她仍有5000元薪金未收到。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主任葉偉明稱,昨有10多名工友向他求助,但因昨是公眾假期,勞工處未有辦公,故已約了工友今日到勞工處求助。
領匯發言人表示,商戶事前並無就此事通知商場管理處,公司亦現正聯絡商戶了解情况;該酒樓於商場經營多年,租約仍有近一年時間方屆滿,雙方仍未就續約事宜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