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甲) 甘浩望神父講道



(乙) 網上資料 


婚姻的神聖性

耶穌由加里肋亞的葛法翁(谷九33)出發,來到猶太境界(十1)。從這個主日開始,連續四個主日的福音都是敘述耶穌於猶太境內,在進入耶路撒冷之前的路上,對不同對象的教導。這個主日的福音內容包含兩段教訓,首先指出「離婚」相反天主的創造計畫(2-12),接著是對孩子們的祝福(13-16)。

猶太祖傳的離婚法律

法利塞人前來問耶穌:是否許可丈夫休妻?這完全是一個多餘的問題,因為猶太祖傳的法律已清楚定下相關的規矩,所以福音作者解釋說法利塞人不懷好意,目的在試探耶穌。根據申二四1,一個男人如果在他的妻子身上發現了什麼難堪的事,便可以給她寫休書,叫她離開,如此這個女人便可以另外嫁給其他的男人。但是相反的情況在猶太社會中卻是不可能的,女人不可以給她的先生寫休書。

心靈頑硬的法利塞人

耶穌卻認為,梅瑟法律關於這個問題的答覆,不能令人完全滿意。祂認為申二四1之所以會如此規定,乃是因為人們心硬,使梅瑟不得不做出的讓步。在此,耶穌把法利塞人等同於梅瑟法律的直接對象,指責他們和他們的祖先一樣心硬。猶太歷代的先知的宣講中,也一再地指責以色列子民心硬不願悔改,因此無法明白天主的旨意。

天主的創世原則

接著,耶穌越過梅瑟在申二四1所做的讓步,回溯到創一27中天主創世的原則:「天主造了男人和女人」。天主的創造行動是一切生活的原則,自然也是婚姻制度的根本基礎。耶穌相信,基於天主的創造原則,婚姻是一個永遠的結合,因此祂繼續引用創二24強調:「人要離開他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為一體。」既然夫妻不再是二個,而是已成為一體,離婚當然是不被接受的。

「經師」間的辯論

這 一段辯論具有經師們討論問題的形式,辯論的正反雙方都引用聖經作為論證的依據,所引用的權威越古老越有力量。耶穌的言論回溯到創造之初,創造的原則當然比 梅瑟的法律早,更比法利塞人對梅瑟法律所做的詮釋古老。梅瑟的法律只是在當時具體時空環境之下,為了規範猶太人民的生活,暫時訂出了權宜性的措施;以主的 創造行動和創造的目的來看,離婚是被禁止的。

初期教會的生活應用

門徒們需要更深的教導,因此,和福音中多次出現的情形一樣,耶穌又在「家中」繼續教導門徒。但是,這不再是一個秘密的教導,而是對於離婚禁令的一個具體引用。耶穌指責梅瑟法律所容忍的情形,「男人休妻而另娶」根本就是「犯姦淫」(11),因為這個男人毀壞了他和第一個女人所締結的婚姻。

福音中耶穌也同樣地批判了「女人主動離棄丈夫而另嫁」的情形(12)。女人主動離開男人是猶太社會中不可能發生的狀況,因此這段教導反映的是初期教會的生活實況。初期教會在羅馬帝國統治之下生活,根據羅馬的法律,婦女的確也有權利主動要求離婚。初期基督徒團體將耶穌的話當作必須遵守的生活準則(參閱:格前 10-17),由此而引伸禁止女人主動的離婚情形。

天國屬於小孩子

對於祝福兒童的經文緊接在耶穌關於婚姻的教導之後,是十分恰當的,耶穌格外喜愛孩童並且接納,他們甚至成為奪取天國的模範和榜樣。

門徒們拒絕孩子們的態度大概是出自好意,擔心耶穌過於勞累;不過,他們以此來表達對耶穌的關懷,顯然是錯誤的,耶穌因此而不悅,要求他們讓孩子們前來,並且指示:像這樣的人才是屬於天國的。

進入天國的條件

接著耶穌以非常鄭重的口吻(阿們!)宣告:「誰若是不像小孩子一樣接受天主的國,絕不能進去。」(15)天主的國是天主白白的恩賜,只有小孩子才會毫不保留的接受禮物,因此誰若不效法小孩子,以這種方式接納天主的國,他們就絕不能進入天國。進入天國的先決條件是認識天國的特質,唯有認出天國本是天主白白 賞賜的禮物,人們才會以小孩子為師,得到進入天國的竅門。

耶穌最後抱起孩子們並且給他們覆手、祝福,表達耶穌對孩童們有著特別的召叫,以及他們所啟示的榜樣。

【綜合反省】

耶穌教導我們,婚姻最深的基礎在於天主的創造原則,透過婚姻人們受邀參與創造工程(參閱:創一28)。耶穌反對離婚的教訓,為從婚姻所建立的生活團體,建築了一座堅固的防衛堡壘。

天主的國屬於小孩子;基督信仰的根本標誌就是,以毫不保留、充滿感恩的態度,把天國當作禮物來接受。 

 


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乙年)讀經釋義



 (主題:天主能從人的惡中帶領眾人邁向天鄉)   






















讀經一:



2:18-24



答唱詠:



128:1-2, 3, 4-5, 6



讀經二:



2:9-11



福 音:



10:2-16



 

A        簡  介


 

           創世紀兩度記載創世,1:27說:「天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2:4b-25詳述1:27


 

 































     



2:



詳  情



(a)



7



天主「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便成了人;



(b)



8



天主「伊甸東部種植了一個樂園」給人安居;



(c)



16-17



天主把「樂園中各樹上的果子」作食糧;



(d)



18-19



天主想給人一個「助手」,便造了各種野獸和飛鳥,但人覺得都不是「自己相稱的助手」,於是天主趁人睡著時取了他的「一根肋骨」造成女人,2:23亞當稱她為「女人



 


B      讀經一:創2:18-24


 

1.     當天主要創造一個「女人」時,亞當正睡著,這情況帶有深度的靈修意義,每當天主要進行重大事件時,「睡著」表示人應處於被動,由天主全面採取主動;當亞巴郎與天主立約時,亞巴郎昏沉地睡去」(15:12);當若瑟對未婚懷孕的瑪利亞產生存疑時,「夢中上主的天使顯現給他。」(1:20


 

2.     2:18說天主要給人造個「相稱的助手」,「助手」一詞是單數的,跟著天主便在2:19造了「各種野獸」和「各種飛鳥」給人選擇其一,但人對天主提供的選項完全不覺合心意,全能和仁慈的上主並沒有因此而發怒。然而,為甚麼全知的天主給人的選項沒有人所喜歡的「女人」呢?這不表示天主不明白人的心意,而是祂讓人參與選擇,亞當選擇了「女人」‵而不是其它的動物。整篇讀經一中,2:24最重要:「二人成為一體」,不是「一體分裂成二人」。亞當說妻子是他的「骨肉」,原來夫妻間的關係是「骨肉」,超越我們慣常的想法,認為子女才是自己的骨肉。


 

 C      答唱詠:詠128:1-2, 3, 4-5, 6


 

1.     全篇聖詠中最重要的片語是「敬畏上主」(128:1, 4),意即要遵守天主的誡命。四段領經都談「敬畏上主所帶來的賞報」,128:2說:「能吃你雙手賺來的食物」,是指事業上的順暢,且暗示會得到天主的保護,所獲收成不會被人掠奪。128:3談的賞報是天倫樂,「福樂壽禧」指兒孫滿堂,這為當時的人來說,算是最大「福樂」了,因為當時尚未有今天永生的概念。到新約時代,這觀念會演進為「天國」和「義德」的「福樂」幸福家庭需要國家和社會的保障,128:5是向天主祈求「耶路撒冷的福祿」,即社會安定繁榮。安居樂業和社會繁榮的基礎是「敬畏上主128:6的「子女的子女」即後代。


 

2.     答唱詠如何與讀經一串聯起來呢?讀經一所說「二人成為一體」會帶來豐厚的賞報,答唱詠便臚列各種賞報,包括事業、家庭、社會和後代。「二人成為一體」也指耶穌與教會的關係,只要人有信德,便會福壽康寧。讀經二要指出這些福份不但今生得享,也延至永生,天主會使人成為祂的義子,他們要成為耶穌的兄弟。


 

 D      讀經二:希2:9-11


 

1.     來,以希伯來書作為讀經二會由本主日起至乙年33主日為止。讀者要留心,的作者並非保祿,它不是一封書信,而是一篇道理,所針對的是信德的問題,因為皈依了耶穌的人面對當時殘酷的迫害,感到灰心喪氣。本主日讀經二的訊息是「先苦後甜」,一如基督要先受難聖死,才進入祂的光榮。


 

2.     希伯來書的主要主題是「天主子藉着履行司祭的職務「滌除了罪」(1:3)。」讀經二的上文,2:6-9似乎是8:4-6的撮要:「5世人算什麼,你竟對他懷念不忘?人子算什麼,你竟對他眷顧周詳?6竟使他稍微遜於天神,以尊貴光榮作他冠冕7令他統治你手的造化,將一切放在他的腳下。」另外,由2:10起至2:18帶出另一訊 -「透過受苦來完善其司祭職。」8的確表述了人的確「稍微遜於天神」,而耶穌竟然願意完全分擔了人類的這「稍微遜」狀況,分擔的方式即2:9說所「受的死亡之」,之後卻可「接受了尊崇和光榮的冠


 

3.     2:10說救主的使命透過祂的死亡與復活推至高峰,好能「領導眾子進入光」,這乃新盟約所保證的生命,「領導」的希臘語「archegos」帶有多層的意思,而在讀經二則解作「開路先鋒」,祂要帶領「眾子」邁向天鄉。藉着痛苦,這位「先鋒」成了「聽命」的模範,也成了憐憫人和忠信的「代禱者」。最後,2:11說「祝聖者與被祝聖者都是出於一」,意謂耶穌與祂的門徒們同屬一源,也可彼此互稱為「弟兄」,而天主救人涵蓋所有人類(弟前2:4),也提昇了人類成為天主的義子。


 

4.     本主日的福音是10:2-16,當中提出兩項人類的缺點:10:4的「休妻」和10:13所說「有人給耶穌領來一些小孩子,要他撫摸他們;門徒卻斥責他們」人類這樣的缺點會令人羞恥,相比2:9耶穌所「受的死亡之」而使世人「接受了尊崇和光榮的冠」,令門徒們得到尊榮。


 

 E     福  音:10:2-16


 

1.     10起,耶穌加里肋亞往南行,目的地是耶路撒冷,祂要為人類犧牲自己的性命。途中法利塞人質問耶穌可否休妻,耶穌雖然以一個問題回應,其目的是要對方明白祂本人的身份,祂比梅瑟更偉大。較早前,耶穌已顯其聖容(9),祂自己就是雅威和永生的天主子,連梅瑟厄里亞也要「聽從他


 

2.     耶穌的身份既然較梅瑟為大,便有全權凌駕梅瑟的法律,祂要指出梅瑟時代之前已創了世,創世紀強調一夫一妻制,梅瑟容許的休書只是後來的。耶穌10:8說:「二人成為一體,以致他們再不是兩個,而是一體了。」這話可有三層的意思:


 

<![if !supportLists]>(a)   <![endif]>指婚姻聖事;


 

<![if !supportLists]>(b)  <![endif]>歐瑟亞先知的遭遇提醒世人,他的妻子對他不忠。雅威就是以色列的夫君,以色列作為妻子,後者雖然不忠,雅威仍很愛她,只要她回頭,雅威仍會接納她。耶穌10:1-12就是要指出這樣的密切關係,祂要往耶路撒冷為人而死;


 

<![if !supportLists]>(c)   <![endif]>耶穌要談祂的使命,祂自己和祂的使命像夫婦的關係,天主給祂的使命就是叫祂往耶路撒冷為大眾付出性命,祂沒有拒絕。


 

3.     反省:天主要求我做個忠貞的配偶,做個好的信友,我能履行祂的吩咐嗎?或者,我反而像外教人地批判自己的教會嗎?例如:批判教會不夠民主。又或者,我是否不喜歡其他教友傳揚福音,因為我認為一般教友無資格福傳呢?回家後,門徒繼續詢問耶穌祂說話的意思,他們可能不同意耶穌的話,很想祂軟化其立場,但祂在10:11卻堅持祂的命令。


 

4.     10:13-14的內容真值得人反思,尤其是個別神職人員,我們對待小孩子十分嚴厲,彌撒期間,不少神父會斥責稍為吵嚷的小孩,耶穌卻會對他們說:「讓小孩子到我跟前來。」宗徒們就是要壟斷耶穌,覺得祂是他們的私人財產,不准別人接近祂。耶穌卻說:「誰若不像小孩子一樣接受天主的國,決不能進去。


 

5.     凡遵守天主的誡命者(「二人成為一體」),將獲得豐厚的賞報。答唱詠列出各方面的賞報,包括事業上、家庭上、社會上,而且延續到後代。在靈性上,也指耶穌與教會的關係,人有好的信德,便能得到賞報。讀經二告訴我們,福祉不只於現世,也延至永生,天主藉其聖子所「受的死亡之」而使世人「接受了尊崇和光榮的冠」,使人成為祂的義子,成為耶穌基督的兄弟。福音指出耶穌如何落實永生的賞報,人的回應要像小孩們,他們要完全信賴天主。


 

F    四篇讀經的重要章節


 


1.   2:24:「為此人應離開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為一體。


2.   128:5:「惟願上主由熙雍聖山向你祝福,使你一生得見耶路撒冷的福祿。


3.   2:11:「祝聖者與被祝聖者都是出於一源。


4.   10:7-8:「為此,人要離開他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為一體,以致他們再不是兩個,而是一體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