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明詩風貌
明代詩壇,首先以高傲較著名。高傲字季迪,自號青邱子,曾為翰林院國史編修,後因撰《府治上梁文》獲罪,腰斬於市,年三十九。作品有《缶鳴集》。高敏性格疏放,不拘於禮法。他的詩采長兼備,才氣豪健而不劍拔弩張,辭句秀逸而不重雕飾,為明朝一代大詩人,是「吳中四傑」和「北郭十友」之首。不過他的詩有時也有濃厚的擬古傾向,幸而在擬古中仍留有自己的獨特精神。
「前七子」和「後七子」(註)此時極力推崇漢魏古詩和盛唐的近體詩。「前七子」中的李夢陽和何景明都認為作詩要擬古,何景明說:「近詩以盛唐為尚,宋人似蒼老而實疏齒,元人似秀峻而實淺俗。」在七子中,何景明作品較為清新可讀,有獨創的才情,餘皆無何價值。至於「後七子」,他們也主張擬古,以致句重字複,追求藻飾。
至「公安派」出現,明代詩壇始出現清新氣息。他們反對擬古,提倡要有性靈,故作品顯得率真,但流於浮淺。此派領袖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而以袁宏道聲譽最隆。他們的出現,打垮了復古派在文壇上造成的死氣沉沉局面。
..
註「前七子」「後七子」及「公安派」等詳見明代散文史。
全站熱搜